分类: 育儿书刊【周周看】 |
由天津的《科学与生活》递延而来的这个新杂志《新知客》的名字很让人头疼,看到他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是《新知》的话,肯定三联书店不同意,那可是韬奋精神的传物啊,据说,三联计划把《生活周刊》搞好后也要把《新知》做起来呢。
杂志借读者之口,解释了下新知客的意义,新知+博客,呵呵,我总觉得有点牵强,因为现在这个“客”那个客,如同早先的cxo太多了,除了博客外,什么拍客,闪客,播客,维客,奇客,威客,不一而足,那么新知客,是新知+什么客呢?不一定是那个博学之客吧?
我到宁愿是 新知 客!
待后来,上了新知客的网站,我理解了《新知客》网络与纸媒并重的战略,有点新知的意思。但是,做好一个媒体网站绝非易事。数字杂志要收费订阅更是难上加难,否则,xplus、zcom等专业电子杂志平台就不会头痛了。
百度一下“新知客”才有435篇,概念的推广需要时日,同时也发现了唐人黄滔的一首诗:
旅怀 黄滔
萧飒闻风叶,惊时不自堪。宦名中夜切,人事长年谙。
古画僧留与,新知客遇谈。乡心随去雁,一一到江南。
呵呵,古人都预见到了新知客咯,厚厚
但是,一个概念到一个品牌却有很多路去走。
20多年前的天津的《科学与生活》与上海的《文化与生活》都是很有名的普及杂志,把同时出版的辽宁的同名的《科学与生活》打压下去,与《八小时以外》成为天津在全国最有名头的期刊。
26年前的创刊号
《科学与生活》据说曾经达到150万以上的发行量,可是这次合作前却只有1、2万册,然后与discover合作,然后中止,然后与贝塔斯曼的《focus》合作,也可窥见科普杂志的没落。
这次的合作彻底使《科学与生活》成了历史名词。
《新知客》的英文名“focus”是贝塔斯曼集团下属欧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期刊出版集团古纳亚尔在意大利的同名杂志。今年初,PM的名字也曾经出现在《科学与生活》的封面上,后来用了Focus估计是因为这个词看起来更明白一点。但是,focus加“新知客”就不清楚了。
《新知客》的内容专题性还不突出,似乎一个文章一个主题,涉及到从社会经济到数码生活的10多个领域。
不过文章都还是精心选择和编译的,几个长文,第六感、辣椒、弗洛伊德等都很有可读性,饶是我这个文科生都可以读得下去。冰川时代和人体美图也都有较深的印象。
图片都不错,分色也很到位,印刷质量有保证。更爽的是,前面啰里啰唆的“自恋”展示后的正文里只有2个广告,没有被广告页面打断,有阅读快感。Btw,那2个广告一个是自己的另外是科学美国人的宣传,也不烦人,估计是换来的。
有意见的是新知书房,一来觉得张腾岳的藏书过少,二来没有配照片,很不爽,喜欢读书藏书的人总是想窥伺别人的书房。不过,他推荐的《阁楼上的光》确实不错,这一点与他的节目一样受欢迎。
当年的《科学与生活》是真正的科普杂志,面向的是大众,而如今,《新知客》却要定位成小众杂志,为这些科学的人文的少数的读者提供好的内容,相信她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