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书刊【周周看】 |
错过了《在》的出摊期,感觉很难买到了(曾经bs过《在》的发行,怎么就没铺开点呢)。但不知是哪个环节割肉清仓,近日,报亭的角落地的框框里纸盒里发现大量今年的《在》,每本5元,据说卖一本摊主可以挣一块钱呢。
今日,我就买到了4、5期。便宜占了,心里也落实了:《在》,还在。
黑白的古典美人头像依然那么性感,内容也照旧那样松散。
在我看来,更像一个博客群,几个感性青年,奋力耕耘,要刨出一条,自己的路,或者自己的坑---我是多么地希望是一条阳关大道啊。
这2期没有了之前精心的主题策划,更多的是一些意象、一些表象,就好像手抄笔记本,街头涂鸦,教室板报,或许这就是杂志中文意思的本来面目吧。
厚厚2本很快就翻完了,再如何“私”杂志,“杂志书”,也要可看性!
希望之行还是蛮感人的,因为我最近一直关注公益活动一样,红粉笔啊,新长城阿, 1公斤啊,捐献时间啊,都还没有最终参与进去。因而,对《在》的行为更让我为在祈祷—要坚持啊。
不过,对我而言,也解开了一个迷。之前就有网友说李杭年轻女才子,而且才24岁!这次知道了《在》与林达集团的关系,就自然把李杭跟林达的老板绑在了一起,也就释然了。不知道她的古琴生意如何,不知道她看了《红色小提琴》那部电影了麽?没想到电影里臆想中的古琴与中国发生关系的故事会在李杭的手上延续。
还有年轻的黄峥和秦方夏,要努力啊。何从,是榕树下的那个写手么?olli,不知你是喜欢那个门将还是那个歌手,能不能更大气一些呢?
估摸着他们都很年轻,年轻是希望,《yoho潮流志》也是超级年轻的团队在做,不要把他当作靶场,即使是靶场,也要想着有枪手在瞄准你!
《在》首先就是生存。我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