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美宇航服的性能对比

(2007-07-29 18:07:25)
分类: 国防科技
    世界上只有两种舱内应急救生宇航服,一种是俄式,另一种是美式。 
中国的舱内救生宇航服是仿制俄罗斯的产品(外观一样,内部大概有 
少许改进),已经完全国产化。 
1.俄式舱内救生宇航服是白色,美式是橙色的。 

2.俄式头盔是软的就是一层布,头盔与宇航服是一体的不能分离,美式 
头盔是硬的,头盔与宇航服可以分离。 

3.俄式宇航服是从胸前的开口穿入,密封开口象用绳子扎口袋一样。 
穿脱容易,迅速,一个人就可完成,不用外人帮助,扎口袋密封比拉锁 
密封简单可靠。美式宇航服是从后背的从颈部到档部的开口穿入,密 
封开口用的是拉锁,穿脱就比较麻烦,必须有外人帮助拉拉锁。 

4.俄式宇航服在肩,肘和膝部有许多褶皱(象手风琴),那是为增加 
胳膊和腿的灵活性,因为衣服比较硬.肩,肘和膝部的褶皱处还有细 
小的绳子用来调节衣服的尺寸(绳子束紧褶皱间距变小绳子放松褶 
皱间距变大,这样袖长和裤长可以在小范围内调节),使得一套衣服 
可以适应几种不同身高的宇航员,但调节范围不是很宽。这样就不用 
为每一位宇航员做一套宇航服,节省了费用,穿着舒适性也更好。美 
式没有褶皱,但也可以调节尺寸。 

5.俄式宇航服的调节钮在前胸上,电缆和气管在腰部,美式宇航服的 
调节钮在左大腿上,电缆和气管在腰部。 

6.美国宇航员不光穿宇航服,还要背上降落伞和小型救生自动充气船, 
起飞和返航都要全穿上,这是标准装备。俄国宇航员没有,但返回舱内 
备有充气救生圈和充气抗浸服。如果俄式飞船降落在水中,宇航员又必须 
离开返回舱,则在舱内换好衣服再离开返回舱。 
 
    两种应急舱内救生宇航服相比:俄式宇航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10kg,密封可靠,尺寸可调,穿脱容易迅速(宇航服只有手套可以分离, 
头盔衣服鞋都是一体的)只用30秒,非常适合需要乘坐内部空间狭小 
飞船(象联盟飞船)的宇航员,因为飞船到达轨道后宇航员要脱掉宇 
航服工作和生活,返回时还要穿上。 

    美式宇航服结构复杂,精致,可靠,舒适,穿脱比较麻烦,要先穿一件布 
满细小管子的气冷服上衣,再穿宇航服,穿鞋,背上背包(内有降落 
伞和小型救生自动充气船),戴头盔,最后戴手套。 
 

美国宇航服,每套价值900万美元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宇航服。通过7年研究,她们设计出了新型宇航服的原型,比传统装备更轻便、平滑和贴身。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充分保证宇航员的灵活性。

  还要再等10年?

  人类上演太空之旅的历史已经40年了,但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却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对于宇航员来说,宽大笨重采用气体加压技术的宇航服无疑是一个保护罩,但它们的重量和压力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宇航员的灵活性。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与工程系统学教授达娃·纽曼的设计有望希望改变这一切,她的新型宇航服名为“BioSuit”,是使用氨纶和尼龙材料制成的。BioSuit绝不是“祖父级人物”印象中的宇航服。读者展开想象的时候,不妨多想想蜘蛛侠。在设计上,这种宇航服能够让宇航员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当人类最终登陆火星或是重返月球的时候,宇航员有可能穿上纽曼教授打造的新型宇航服。



  纽曼、她的同事、学生以及当地的一家设计公司——Trotti & Associates致力于打造新型太空服的时日差不多有7年了。他们制造的原型还没有准备用于太空飞行,但却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想法和目标——打造一种重量轻的紧身型宇航服,让宇航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灵活的月球与火星探险家。

  纽曼希望,能够在人类决定向火星发射远征队之前,将最终完成的BioSuit摆在宇航员的衣柜里。她表示,当前的宇航服已无法应对类似探测火星这样的太空任务。

http://images.enet.com.cn/2007/0718/50/7250125.jpg



  依靠机械反压力

  与传统的样式相比,纽曼的宇航服原型绝对是带有革命性的。它并不采用气体加压技术——对宇航员的身体施加压力,保护他们免受太空真空影响,而是依靠机械反压力——在宇航员身体上紧紧地包裹多层材料。这种方式下制作的宇航服类似一种“紧身衣”,它可以随着身体的运动伸展,使移动自由性成为一种可能。

  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宇航服的重量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现在差不多已达到300磅左右。宇航服的大部分重量是由多层结构、生命保障系统以及气体加压“贡献”的,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宇航员的行动。在移动身体的过程中,宇航员大约有70%到80%的能量都要用在“征服”这种笨重的行头上面。纽曼说:“穿着这样的宇航服,你不可能做太多弯曲手臂或者大腿的动作。”

  当宇航员处在微重力环境下(例如在国际空间站外部空间进行太空行走),笨重的宇航服绝对不便于他们的工作,正如纽曼所说的那样:“重返月球或者登陆火星是一次完全不同的球类比赛,我们必须做出行走、跑动或者跳跃等做作。”

  安全性更高

  纽曼的新宇航服BioSuit的另一个优势便是安全性:如果传统的宇航服被小陨石或者其它天体刺破,在威胁生命的压力骤减出现前,宇航员必须立即返回空间站或者总部。但对于BioSuit来说,一个单独的小孔能够被极似绷带的东西包裹起来,宇航服余下的部分并不会受其影响。纽曼表示,最终完成的BioSuit可能是一个“混血儿”,它继承了传统宇航服的一些特性,包括一个气压躯干部分和头盔;一个氧气瓶可以被安装在背部。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正将目光集中到腿部和臂部的设计上。在打造BioSuit的过程中,这两个区域的设计无疑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在麻省理工的人-机实验室,纽曼的学生利用自己打造的运动中的人体3D模型对不同的包裹技术,以及移动、弯曲、攀爬或驾驶飞行器时皮肤的伸展情况进行了测试。

  设计BioSuit的关键是打造什么类型的衬里。这些衬里应当不具有伸展性,例如,宇航员移动大腿的时候,加在皮肤上的衬里不会伸展。衬里的作用是提供一个类似骨架的支撑结构,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宇航员的灵活性。为了适于太空环境,BioSuit对宇航员身体施压的压力应接近地球大气压的1/3,或者说大约30帕斯卡。当前的原型施加的压力大约在20帕斯卡左右,研究人员已将新原型的施压值提高到25到30帕斯卡。

  帮助保持体形

  在长达6个月的火星之行中,BioSuit同样可以帮助宇航员保持体形。研究显示,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最多可失去40%的肌肉力量。但BioSuit在设计上却能够提供不同的抵抗力水平,允许宇航员在长时间的火星之行中锻炼身体。

  虽然将BioSuit用于太空任务是一项终极目标,但纽曼同样关注这种新型宇航服在地球上的应用,例如训练运动员或者帮助人们行走。打造新型宇航服BioSuit建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保罗·韦伯和索尔·伊伯贝尔提出的超前想法之上——韦伯第一次提出研制一种“运动型宇航服”的理念,伊伯贝尔则设想了非伸展性的衬里。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无论是技术还是材料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只能停留在想法的层面上。

 

 
中国宇航服
 

http://www.ce.cn/kjwh/zhuanti/kjzt/slft/sltp/200510/13/W020051013343874259261.jpg

 

    神六宇航服总造价在300万元左右。从外观来看,这套白色的宇航服包括压力服、头盔、手套和靴子。这套宇航服属于舱内服,是宇航员在飞船内所用。其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压力服,包括了内衣裤、保暖层、通风散热层、真空隔热层等。其作用是在飞船座舱泄漏和气压突然变低时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舱内宇航服是宇航员在载人航天器座舱内使用的,一般在发射和返回阶段穿用,一旦座舱发生气体泄漏导致失压时,舱内宇航服迅速自动充气以保护宇航员。此套服装据说是直接BKC俄国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