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煜全 昨晚在@3W咖啡 的分享

(2013-07-25 10:01:41)
标签:

杂谈

观点一:大数据还在浮躁期。这一拨公司很难有活下去的,但真正的巨头企业现在正在孕育并进化着。一如当年瀛海威不行了,但一个叫四通立方的公司顺势而起,成为今天的新浪。
观点二:你在server端内容重要超过client端。搞ui的重要度不如搞算法的,在中国好的ui分分钟就被抄袭了。
观点三:云端已经更加成熟,结合更无缝。手游迅猛增长说明移动端爆发了,但没出大师级企业和作品,说明整体水平不行。只是赶上了好时候。
观点三:创业机会在To C。
靠白领不能挣钱,他们无法领导时尚娱乐。而且还在增值业务上很抠门。因此工具类APP不行。
注意两个增长点:
第一,新增的能买的起小米1的用户。比如三线城市中专孩子是目标,第一时尚,第二支持追星,第三有闲钱。他们的需求必须了解,目前很少有团队关注到他们。
第二 高端电商用户。不要企图去做平台电商,用户转移成本太低。
观点四:社交的兴趣图谱需要和社交关系结合结算,但不一定都如此。用户兴趣没有相关性。但规格档次和身份地位是高度近似的,可以计算出。越隐形的身份炫耀就越高雅,这在中国有市场。
《身份的焦虑》 这本书可以参考。
这些人在乎的是和同学朋友相比,得让他们“得瑟”起来。
观点四:高端品味是巨大市场。得注意体验。
toB的服务慎重,靠着B比较好,但别提供服务,关系不硬甲方很难缠。
观点五:创业者要冷静,不要太狂。注意自我批评。做大不容易。也可不死。但市场集中度不够。
创业之前不要过于草率,拍脑袋决策,这很不靠谱。我投资了很多做社交的公司,这是因为中国做social computing的不超过1000人。他们再互相整合一下,就更加集中。创业者应该把眼睛擦亮,多想自身问题。这样有利于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