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钢铁城观看丁俊晖世锦赛首战

(2007-04-26 21:56:16)
标签:

丁俊晖

小丁

奥沙利文

谢菲尔德

斯诺克

切尔西

穆里尼奥

钢铁城观看丁俊晖世锦赛首战 
 

克鲁斯堡外景

 

钢铁城观看丁俊晖世锦赛首战

 

赛前宣传横幅上没有丁

 

钢铁城观看丁俊晖世锦赛首战

 

钢铁城观看丁俊晖世锦赛首战

 

丁俊晖就在这里比赛

忙碌的一周,从伦敦到谢菲尔德再回伦敦。在钢铁城谢菲尔德,只当了一个匆匆而过的过客。

这是丁俊晖的第一次世锦赛,对于他的成绩我在来之前有很大的期望。一些朋友告诉我,丁俊晖在英国可红火了,上次击败史蒂夫-戴维斯赢得英国公开赛冠军后,还有英国球迷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写信,信中英国球迷表示,自己非常欣赏丁俊晖的实力,希望中国大使馆能转达自己对小丁的祝福。

不过在这次斯诺克世锦赛前,还是有“知情人”善意的提醒我,奥沙利文肯定赢球,“你可以早早的直接订好周一晚上回伦敦的车,这样费用上可以便宜很多”。

比赛的结果证明了朋友远比我消息灵通。在谢菲尔德度过的周一晚上,是后悔?失意?还是郁闷?我一直在想这次斯诺克世锦赛,就这样结束了?JUNHUI DING和MARCO FU,全部在第一轮出局,也许央视的几个朋友会更加伤心,余下的比赛实在很难让国内球迷有很高的兴趣。

在大赛开始以前,小丁是被一致看好的人物。看好他报道他的是《卫报》和《泰晤士报》这样的严肃媒体,而且都是大照片,要知道孙继海踢了五年英超也极少有这样的待遇。在克鲁斯堡剧院新闻中心外边的墙上,贴了很多大赛的剪报,丁俊晖的图文报道占据了很多篇幅。

但是在比赛上半场第二阶段当中,BBC转播比赛的哥们对身后的英国每日邮报的记者这么说“DING IS DOWN”,然后几个人一笑,让我这个当时记者席上唯一的中国代表脸上发烧。当然还有BBC评论员的见风使舵,赛前还"CHINESE SENSATION",1-8之后迅速沦落为PLAYER了。

更让人难堪的是第二天的英国媒体,最有代表性的是《约克郡邮报》在体育版上登出大幅的那张很有名的丁俊晖“瞌睡”图,用来反映整个比赛。这张图是PA的女摄影师ANNA拍的,我前一天和她聊天,希望她多拍摄丁的好图,MM满口答应。但拍张这样的图,ANNA小姐也太不给面子了:)还有BBC里RADIOFIVE的那个记者,赛后直接问奥沙利文,你觉得丁俊晖是否早早的“扔毛巾放弃了”。

无论是新浪还是其他媒体,都刻意低调回避了英国媒体的恶意伤人式的报道。小丁确实没有打出水平,远远低于自己的正常发挥,不过现场观众还是给予了丁俊晖很多的掌声,几乎他每次进球得分,都能得到球迷的掌声鼓励。既然英国球迷可以这样理解豁达,那么中国球迷又何必去为难一个20岁出头的孩子?奥沙利文,亨德利,戴维斯不都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第一轮出局吗?

在丁俊晖和奥沙利文结束比赛后,两人一起走向BBC的STUDIO,刚好我离开记者席回新闻中心,这当中我刚好走在他们两人身后,清晰的看到奥沙利文和小丁在交谈,两人有说有笑,老沙还用左手拍着小丁的肩膀,“如果你再增加经验的话,你将来可以在这里赢很多次”。

对于丁俊晖来说,这次世锦赛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与最佳状态的奥沙利文的12局较量,对于他来说是一笔伟大的财富,一段人生中宝贵的经历,这正是他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人生中,你必须经历一些事,一些起伏,一些坎坷才能成长,而丁俊晖正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

回到伦敦,回到熟悉的斯坦福桥,过去的谢菲尔德之旅结束,未来还有很多艰苦的路需要走。一点安慰,在周三现场报道切尔西大战利物浦的时候,现场300名记者我是仅有的两个中国人之一(还有《足球报》的王康宁)。一个朋友浏览切尔西官方网站后,给我QQ留言说穆里尼奥的照片上看到了我。一查发现,自己写文章随便配了张图,上边有自己,发的时候自己竟没看到。(http://chelsea.sina.com.cn/news/2007-04-26/06082384.html)嘿嘿,这次也算在斯坦福桥“露脸”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