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管窥(十一)德里库特卜塔(莲花寺、斯瓦米纳拉扬寺)

标签:
阿育王熟铁柱德里库特卜塔莲花寺斯瓦米纳拉扬寺印度 |
分类: 国外游记 |
印度管窥(十一)德里库特卜塔(莲花寺、斯瓦米纳拉扬寺)
石造浮屠在云端,莲花寺中多吉祥。
——4古寺颓圮杳铎音——
——5残存的精美雕刻——
——6山门老朽——
——7残门一片立僧塔——
——8残存的塔基——
——9女摄手——
——10寺门之外——
——11石垒庙堂残柱础——
【1废墟中的佛塔】
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南15公里处的梅特乌里村,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巨塔——库特卜塔(Qutb Minar),当地人也叫“古特伯高塔”。是印度首都最高的古代建筑,全塔高72.5米。
它是“印度斯坦七大奇迹”之一,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之一。
库特卜塔建造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多次朝代更替续建而成;此塔也是多灾多难,自然雷击破坏,人为飞机撞坏……;甚至其建造者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据说从塔内石壁上的刻文看,此塔大约是德里最后一个印度教统治者乔汉为他的王后建造的纪念物。
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此塔由奴隶王朝第一个国王阿富汗人古特伯·乌德·丁为纪念自己征服印度的胜利,于公元1193年开始修建,故称“胜利塔”。
公元1199年,德里苏旦国的统治者印度穆斯林将军库特布丁· 艾伊拜克将其改建为伊斯兰风格。
这座印度教建筑兼有伊斯兰教文化特征的高塔,原塔高100多米。14世纪,由于雷击的破坏又重修了第四、五层;后来在一次飞机事故中,被撞成现在的72.5米。
塔共五层,塔底部直径14.4米,顶部直径近2.7米;塔身由下至上,各层高度逐渐缩短,直径也相应缩小,;最下面三层全部用红砂石垒砌,再上面二层因年久失修和地震倒塌,重新修建时,改用白色大理石间红砂石建造。
每层外形各不相同:第一层是24个交叠的三角形和半圆形柱子组成,第二层是紧密排列着竖向半圆形棱线,第三层则变化成三角形线条,第四、五层则是白色大石圆柱状:层与层之间有复杂的莲花纹突出圈梁分割。
库杜布塔风格别致,造型美观,雕刻精美,气势不凡。
——12库特卜塔全景——
——13古塔古刹——
——14羞涩——
——15残存佛殿见灿然——
——16庙中佳人——
——17石佛门中石浮屠——
——18徜徉莲界废墟——
——19佛塔入云——
——20废墟中的精美——
——21库特卜塔外墙——
——22庙堂残柱——
——23寺院警卫——
——24折枝菩提有余香——
——25寺中红妆——
——26野营女孩——
——27石垒佛陀地——
——28石柱庙宇俏藻井——
库特卜塔内有397级台阶,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设备,沿着螺旋形阶梯,可塔顶悬台,俯瞰整个德里市容和亚穆河秀丽风光。
塔身上镌刻着古兰经的经文和几何图案、植物花纹,且每层的图案花纹各不相同。底层的大门上列有一句名言:“谁在地上为真主修造清真寺,真主就为他在天国修造同样的寓所。”
故而,库特卜塔所在院子一角,有座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遗址。享有盛名的阿育王熟铁柱就竖立在寺中,这根铁柱高约6.7米,直径约0.49米,约6吨重。令人惊奇的是,历经千百年日晒雨淋,从不生锈,通体幽黑,仍然保存完好。
在德里老城,就能看到库特卜塔那标志性的红色身影,静静地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又被晚霞映得红彤彤,有一番莲界佛音的神秘气息。
但走进这个庄严之地,除了库特卜塔仍高傲地昂着残存的古老的身躯,公园里到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迹:倒塌的宫殿,颓圮的厅堂,损坏的楼台,毁废的石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塔身上那些精美的雕刻。从繁复的几何图案到生动的动植物形象,再到阿拉伯书法般的铭文,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与对美的极致追求。这些雕刻不仅装饰了塔身,更讲述了古老的传说与宗教故事,让人在赞叹之余,也不禁对那个时代的文化与艺术产生无限遐想。
从这些殘存的石柱,石墙又可见建筑的规模之宏大、工艺之精湛,残存的当年的盛景和气势无处不悄悄地显现。
库特卜塔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印度历史上多个王朝兴衰更替的见证者。它见证了伊斯兰文化在印度的传播与融合,也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古老到现代的变迁。又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过去与现在的故事,感受库特卜塔那份穿越时空的魅力。
——29僧院坍塌佛塔在——
——30德里库特卜塔夕光中——
——31佛殿空门旃檀塔——
——32颓圮山门再亮色——
——33庙宇遗迹耸浮屠——
——34残垣断壁——
——35佛殿遗迹仍灿烂——
——36高大石头建筑——
——37一家子——
——38庙堂旃檀塔——
——39入的佛门——
——40寺中红妆——
——41石佛界——
——42印度少女——
——43石头庙宇美少女——
——44梵净之界——
•莲花寺(Lotus Temple)
德里莲花寺是印度巴哈伊信仰的礼拜堂。巴哈伊教创立于1844年,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中文义译为:“大同教”。
该寺建成于1986年,九边的环形结构的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寺”。
莲花寺造型之所以采用莲花状,是因为莲花在印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为神物,在印度人心目中又贵为国花。
它高34.27米,底座直径74米,由3层花瓣组成,每层9片,共同组成了27片花瓣,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9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白莲花”。
庙内设置十分简单,但宁静而明亮。只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更没有任何装饰性物件。空荡荡的厅堂中,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所有宗教信仰的人士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冥想默祷。
我们在库特卜塔徘徊太久,到莲花寺已经关门,匆匆在门口衬着夕阳拍了张照片——
——45霞中莲花待放时(莲花寺)——
另外,在公路上看到斯瓦米纳拉扬寺远远地拍了几张照片一并放在此地共欣赏————
——47斯瓦米纳拉扬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