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间子
云间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791
  • 关注人气:1,1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里古镇偶拾

(2023-08-05 11:19:23)
标签:

黎里古镇

江南“四里”

柳亚子纪念馆

端本园

退居一步处

分类: 国内游记

黎里古镇偶拾黎里古镇偶拾暑难耐溽热重,躲进水乡成一统。

花廊深宅蔽浓荫,曲桥窄弄享凉风。

 

黎里古镇偶拾
——2乡味——

 黎里古镇偶拾

——3水乡美娃——

 黎里古镇偶拾

——4长廊——

 黎里古镇偶拾

——5古镇石板路——

 黎里古镇偶拾

——6风雨夹弄——

 黎里古镇偶拾

——7古镇街景——

 黎里古镇偶拾

——8古镇街市——

 黎里古镇偶拾

——9水岸凉廊——

黎里古镇偶拾

——10袖珍古宅“端本园”——

1迎恩坊】

黎里古镇偶拾
 

偶拾者,没有专程,没有刻意,只在顺便,只在随意;就象偶然拾到了这些片片,外快!

酷暑难当,为给孙女一个欢乐暑期,更为其学习游泳,当然私心是, 解放自己,不用买汰烧,就自驾去了南浔带泳池的五星酒店度夏。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游泳似乎可有可无,但其实是门紧急时刻能够救命的技能。老话还说身怀一技艺,顶种二亩地,经过三天二晚泡在泳池,孙女习惯了水性,喜欢上了游泳,这非常好的开端。

回程中本来要去路途中吴江的江南.花伴湾游乐场给孙女玩一下,无奈天气实在太热,只有夜场才有人气。于是,随意手机上搜索附近景点,便就近去了黎里古镇。

实在有点孤陋寡闻,从没听说过这个黎里古镇,也是因为江南古镇数量非常多,在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当中,总是隐藏着很多宝藏般的旅游景点。

直到进到黎里,才知道这个古镇与同里、织里、古里并称为江南四里,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

同里声名瑕迩,偶去过二次,黎里名气不大,从未涉足,织里、古里还不知道在那里,下次也要去一趟。

吴头越尾的黎里古镇距苏州市区40公里,是一座千年古镇,旧称黎川。春秋期间属于浙江嘉兴,吴越檇李之战后黎里御儿蕩成为吴越分界之一,公元909年后梁时代始属吴江县,唐代名叫梨花村,宋朝为大集市,至明代已然成为大镇。

江南人杰地灵,古镇人文气息很浓。曾经出过状元1名,进士26名,举人62名,贡生43名,秀才无数。如清代官员周元理,抗击沙俄的张曜,以诗文书画著称的徐达源、吴琼仙夫妇;近代政治家、诗人柳亚子,孙中山秘书蔡寅,宋庆龄秘书柳无垢;以及当代影星殷明珠,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倪征燠等。

这里的罗汉讲寺建于209年晋代、还有禊湖道院、洛雅草堂、端本园、周宫傅祠堂、退一步处、柳亚子纪念馆等老宅古建。作为国家四A级景区,景区不售门票,但参观这些古迹老宅是要钱的。

黎里古镇历史悠久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12年初,古镇才开发起步,所以名头不响。也许正因为如此,少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古镇一直保留着千百年来固有的生活节奏,游客不多,铜臭不浓,没有沾染太多的世俗气息,反而多了一份古朴的宁静和安详。

 黎里古镇偶拾

——11小镇街市——

 黎里古镇偶拾

——12古朴老宅院——

 黎里古镇偶拾

——13枊亚子先生故居——

 黎里古镇偶拾

——14临河棚廊间艳色——

 黎里古镇偶拾

——15深邃悠长弄堂——

 黎里古镇偶拾

——16千年的度夏方式——

 黎里古镇偶拾

——17古宅窄弄(退居一步处)——

 黎里古镇偶拾

——18古镇荡舟——

 黎里古镇偶拾

——19花开迎恩——

 黎里古镇偶拾

——20凉亭长廊显古朴——

 黎里古镇偶拾

——21临河小筑换新颜——

 黎里古镇偶拾

——22水岸边——

 黎里古镇偶拾

——23黎里古镇廊桥——

 黎里古镇偶拾

——24水岸古建夹河来——

 黎里古镇偶拾

——25石桥畔——

 黎里古镇偶拾

——26街亭缸莲——

 黎里古镇偶拾

  ——27水岸古建——

 黎里古镇偶拾

——28轩外黎里有情书——

 黎里古镇偶拾

——29梦中黎里——

 黎里古镇偶拾

——30棚廊乘凉——

 黎里古镇偶拾

——31沈宅鸳鸯厅——

 黎里古镇偶拾

——32十时廊棚避风雨——

 

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曾在江南任县令七年,在此留有《黎里行》诗一首: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源津。花草有静态,鸟雀亦驯驯。从无夜吠犬,门不设司阍。长廊三里复,无须垫角巾。家家棹小舟,目不识车轮。……。

道出了黎里小桥流水,河汊港湾,深巷幽弄与长廊街棚的典型江南水乡低调静宜的气质。

过运河上的黎里大桥,车停北门停车场,出来就看见一条老旧逼仄的弄堂,这是清代将领张曜故居退居一步处所在。从狭窄的只容二人侧身的十多米长深邃小巷子里穿出就到了河边。

黎里古镇出奇的安静,炽热的夏阳下不见成群的游客,游逛在小镇,安静的竟然能听到自己懒散脚步声在弄巷廊棚中的回响,躁热的心灵不由自主的变得清澈凉爽。

“青石长街迢迢,小桥水声涓涓”,一条贯穿东西的太浦河直楞楞穿镇而过,将窄长的老街分列在南北两岸,沿镇河埠式样众多,河汊港湾有近三公里,两岸民居老宅排挞而立。

一栋栋历代古旧老宅沿河,家家枕河居,户户依河桥,周围老宅有的保留着名人纪念堂;有的改造成了博物馆;更多的是杂货铺、理发店和特色民宿、当地小吃店……

躲在深邃弄堂里的端本园,小巧而精致,绕一圈十几分钟足矣,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却是清乾隆期间建成,同治年间重建的古园。园中曲廊荷池、假山亭榭一应俱全,是缩小版的苏州林园。

深宅大院的柳亚子先生故居,清代乾隆年间建筑。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建筑面积2862平方米;前后六进,侧弄深达92.9米,有101个房间。砖雕门楼,龙凤瓦当;更有乾隆皇帝题写的福字而得名“赐福堂”。让人想起,当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柳亚子会唔,手书《沁园春·雪》词相赠的佳话。

一座座石桥平曲各异,清淩河水笔直流淌,河中浆橹咿呀;乌篷小船摇曳。

三公里左右河上,有十多座形状各异的石桥,其中进登桥、梯云桥、道南桥、秋禊桥、望恩桥、迎祥桥、清凤桥、青龙桥八座为原汗原味的宋元至清代古石桥。

河塘边另有明清时期古驳岸缆石,雕刻着犀角、如意、笔锭、八仙、双桃、瓶生蜂猴等吉祥图案;还有元代的棂星门和纪念南宋理宗朝状元魏汝贤而建的 “迎恩坊等多座石牌坊伫立,古意盎然。河埠台阶浸岁月风霜,石桥护栏全是悠久刻蚀,透着江南水渍渍的清秀。

一条条深巷幽弄,曲折深邃,如龙蛇游古城。至今完好保存85条,其中70条是暗弄;大多数弄超过60米,有5条达到百米。有双弄的,有弄中弄的,也有暗弄接明弄形成三仚弄的……堪称黎里古镇一绝。

据说这些深深弄堂,在抵抗日寇期间发挥着保护百姓和出其不意打击鬼子的作用。如今古宅老院,黛瓦生篷草,青砖嵌绿苔,让人暗生思古之情深。

一领领棚廊沿河岸两边铺陈,连绵不断,又是黎里的一道风景线。

据史料,老街上形式多样的廊棚在宋代已然成形,竟然有千年历史。这些廊棚是黎里百姓生活起居的空间,也是重要通道,夏可躲雨,冬可避雪。

长廊外,小河绕古木,舟楫渡游子;凉廊内,老幼歇廊靠,清风穿堂来。木棚廊接四面,青石板通八方,长街迢迢,水声涓涓,凉风穿廊,一派避暑好地方,是典型的江南味道。

踏青石板路,穿行棚廊,过跨街楼,越石拱桥,在黎里低调静宜水乡闲庭信步,享受着搀和着泥土气息和麦田清香的夏风清凉,仿佛就是在小镇的历史时光中一越而过。

下午盛夏阳光从街巷两边错落屋檐的缝隙漏进廊棚,层层叠叠的洒落在石板路上,光线恍惚游离,照射在一家挨一家的店铺门面招牌上,美食的香味在棚廊间弥散开来,突然就有了枵肠辘辘的感觉。

也来不及找古镇三宝:王记辣脚、阿王套肠、冯记油墩。就近在河边桥畔专门做烧麦出名的“昌昇记”,,几笼烧麦配小馄饨,汤足饭饱,打道还府。

黎里古镇偶拾

——33石街凉亭——

 黎里古镇偶拾

——34小镇百米暗弄“胡家弄”——

 黎里古镇偶拾

——35芙蕖临河傍老屋——

 黎里古镇偶拾

——36石桥一领傍两岸——

 黎里古镇偶拾

——37薄舟一领穿廊过——

 黎里古镇偶拾

——38九如里——

 黎里古镇偶拾

——39古宅深院——

 黎里古镇偶拾

——40福地“枊亚子先生故居”——

 黎里古镇偶拾

——41穿井坊——

 黎里古镇偶拾

——42绿荫棚廊水岸开——

 黎里古镇偶拾

——43迎祥桥——

 黎里古镇偶拾

——44水岸棚廊有凉风——

 黎里古镇偶拾

——45平桥曲桥入梯云——

 黎里古镇偶拾

——46梯云桥——

 黎里古镇偶拾

——47廊悠长人舒畅——

 黎里古镇偶拾

——48廊中廛市深百尺——

 黎里古镇偶拾

——49迎恩牌坊石桥边——

 黎里古镇偶拾

——50桥廊——

 黎里古镇偶拾

——51石坊佇河边——

 黎里古镇偶拾

——52雨廊长迤——

 黎里古镇偶拾

——53枕水老宅红花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