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亚平宁(十一)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广场

标签:
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钟楼总督府圣马可时钟塔威尼斯城徽飞狮 |
分类: 国外游记 |
自驾亚平宁(十一)威尼斯圣马可教堂、广场
天使飞狮佑水城,十字架里圣灵藏。
——3圣马可时钟塔(Torre dell’Orologio)——
——4大天使与飞狮——
——5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6圣马可钟楼(Campanile di San Marco)与圣马可图书馆( 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
——7威尼斯总督府(Palazzo Ducale)旧址——
——8星空女神——
——9钟塔楼细部——
【1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San Marco Basilica)】
从意大利连接威尼斯本岛的西北交通枢纽罗马广场坐交通船,经大运河最终穿过运河上最后一座“学院桥”就见到了坐落在大运河口马焦雷岛上的威尼斯地标式建筑——安康圣母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Salute)和岛尖上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船过此教堂就进入了海湾,海面宽阔起来,左转不久就到达圣马可广场。
建于9世纪的圣马可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这里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自从19世纪以来更是大主教的驻地,也是许多威尼斯节庆的举办地。
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主保圣人。罗马的守护神是圣彼得,所以这个城市的主教堂就取名为圣彼得教堂,为纪念他,也为求得他们的主保圣彼得的保护或保佑。同理,在威尼斯的守护神就是圣马可。
这个叫马可的人,是圣经中《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 也是耶稣第三位门徒,封圣后被称为圣马可。
公元67年,马可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富商在当时威尼斯总督的授意下,从埃及亚历山大将马可的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在同一年为马可兴建教堂,遗骨存放在了大教堂的祭坛下。所以大教堂取名圣马可教堂,大教堂前的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
威尼斯随处可见这位显赫的圣马可。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
圣马可广场南端濒临海湾的小广场,地面由方形石块铺垫而成,有两根巨型白色石柱分踞左右,这两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门迎宾入口。两根石柱间曾经是威尼斯执行死刑的地方,所以迷信的威尼斯本地人是不会从中间进入广场的。
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就是圣马可飞狮(IL Leone di San Marco).这只飞狮左前爪护住一本圣书就是马可福音,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威尼斯城徽也是飞狮,威尼斯电影节的大奖是金狮奖。
西侧柱子上雕像是威尼斯最早的另一个守护神圣狄奥多。
当年威尼斯的贵宾都从石柱中间进入城市;现在从大运河乘船或坐邮轮来威尼斯的游客,也从这里进入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大教堂建立时,门前只有个小广场。1177年为了教宗亚历山大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会面,才将圣马可广场扩建成如今的规模。
如今,圣马可广场是由圣马可大教堂、公爵府、行政官邸大楼、圣马可图书馆、以及圣马可钟楼、钟塔等建筑和南边的大运河海湾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宽约80米,大约有四个足球场大小。
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并下令把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作为他的舞厅,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
——10圣马可教堂与广场——
——11大天使于天——
——12海上威尼斯——
——13圣马可钟楼(Campanile di San Marco)——
——14总督府前斯拉夫人堤岸——
——15圣马可时钟塔(Torre dell’Orologio)——
——16圣马可广场餐厅咖啡吧(Ristorante Quadri)——
17总督府廊房看圣马可图书馆( 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
——18圣马可大教堂(侧面)——
——19圣马可教堂与钟楼——
——20拱门看广场——
21意大利开国元勋、“祖国之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22威尼斯小狮子广场——
——23楼顶大钟是来自东罗马的战利品——
——24圣马可广场行政官邸大楼——
圣马可广场不愧“城市客厅”的称号,这个威尼斯主岛上最大的室外空场,四周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都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历经3000余年,仍然金碧辉煌。
整个威尼斯建筑也和谐优美,老而弥坚,这得益于建筑保护措施极其严格,威尼斯所有老式建筑只能修缮,不能新建。
圣马可广场上最令人注目的当属圣马可大教堂。这座建于11世纪,原为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在14世纪时加上了一棱套着一棱的尖拱门,门上雕着许多《圣经》中的人物,是戈昔式装饰;到了17世纪又加入栏干式文艺复兴期的装饰……。
教堂从外观上来欣赏,它的五座圆顶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结构上有着典型的拜占庭风格,采用的帆拱的构造;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巴洛克的风格;整座教堂的平面呈现出希腊式的集中十字,是东罗马后期的典型教堂形制。
教堂正面有五个罗马拱门式入口,拱门上方,有五幅描述圣马可事迹的镶嵌画,金碧辉煌,令人难忘。分别是「从君士坦丁堡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神话礼赞」和「圣马可进入圣马可教堂」等五个设计主题。
正中央拱门上方有四匹青铜马,作腾空状,神形具备,充满活力。再往上穹顶阳台上,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雕像,六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雕像下。
圣马可教堂不仅只是一座教堂,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其内部的艺术收藏品来自世界各地的,因为从1075年起,所有从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只都必须缴交一件珍贵的礼物,用来装饰这间“圣马可之家”。
融合了各时期东西方建筑艺术最具特色的装饰,使得大教堂外立面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绘画石雕生动逼真,整体愈加庄严华妙,贵气逼人,真是件凝固的艺术品。
这座大教堂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也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
除了那座庄严辉煌的大教堂外,在圣马可广场上格外显眼的是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共9层,它是威尼斯的地标之一。
这座建于9世纪的圣马可钟楼(Campanile di San Marco),曾遭遇多次火灾的破坏,现在看到的圣马可钟楼造型是在1514年重建的。
多次构造简单。下半部是由红砖块构成的四方形建筑,每边长12米,高50米;上方则为立柱敞开式钟楼,里面共放置了5座铜钟,用于鸣钟召唤教徒至教堂举行宗教仪式。钟楼最上方是金字塔状的尖塔,尖端有一个金色的天使加百利形状的风向标。
圣马可钟楼是大小两广场的制高点和视觉中心,以前是海上航行的瞭望塔,登上钟楼可以眺望威尼斯的全景。
许多游客常常混为一谈的是,圣马可广场靠近大教堂一侧,还有一座建于1499年的钟塔,是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确切应该叫时钟塔(Torre dell'orologio),也称“摩尔人之钟”,以区别于圣马可钟楼。
时钟塔最下面有巨大的拱门,通往城市的主要街道,连接着商业及金融中心里亚托。
拱门之上是一个很大的黄道星座时钟圆盘,有24小时、12星座;中间还有地球、太阳与月亮的时间指示;旁边一圈罗马数字的时分。
时钟上面是圣母抱子圣像,旁边有两扇金色雕门,到点敲钟时,木偶会从门中出来转一圈。
再往上建筑的正面有威尼斯的象征——飞狮。上面建有四方形栏杆围成的顶层阳台,阳台上的青铜大钟是来自东罗马的战利品。
每到整点的时候,两个青铜摩尔人机械人,就会用槌自动敲钟报时,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钟声。
——26墙雕——
——27总督府前麦杆桥(Ponte della paglia)——
——28圣马可钟楼顶城徽狮子与大天使
——29马可大教堂顶部——
——30圣马可广场边的咖啡馆——
——31圣马可钟楼——
——32总督府前广场——
——33楼顶装饰——
——34门洞圣马可广场——
——35拱门看总督府(Palazzo Ducale)——
——36明暗繁复——
——37精美城雕——
圣马可广场上的建筑,如果论重要性的话,除了圣马可教堂,就属这座总督府了。
威尼斯总督府(Palazzo Ducale),也称总督宫,按照音译的话也称杜纪宫,还有称公爵府的。它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法院所在地,亦是昔日总督的住处。现在是艺术博物馆。
总督府始建于9世纪,于14~15世纪又修建了主要立面,成为欧洲中世纪最美的建筑之一,也是威尼斯最宏伟的建筑。其平面结构为四合院式的,南面临海,西面朝广场,东面是一条狭窄的河,河上就是著名的叹息桥。
由于当时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国家密切的文化贸易往来,总督府建筑的风格明显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兼具古罗马、哥特式和伊斯兰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
整个建筑分为3层, 其下部两层为白云石雕柱。一层尖拱形立柱券廊;第二层柱廊称作福斯卡里凉廊,是漂亮的四叶草石柱装饰,柱子比底层多了1倍。
底层与二层每个转角处充斥了大量的雕刻装饰都:有天使长加百利,象征威尼斯的政治开明;西南角有天使长米迦勒,象征战争的胜利;东南角有天使长拉斐尔,象征贸易的繁荣,还有西北角的雕刻《所罗门的裁决》……
三层高度占整个建筑高度的1/2,橙黄色波斯花纹装饰,全部由实墙砌就,其中相隔着多扇尖拱式窗户和小圆窗,墙体的南面和西面各有一个精美的小阳台,是当年总督对广场发表演讲的地方。
再往上墙面雕刻有圣马可狮子,最高处是站立着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一手持宝剑,象征的法律的权威,一手拿天平,象征法律的公平。
总督府建成时里面有座监狱,16世纪时,监狱不够用,就在总督府的东侧,新建了一座监狱。为了连接监狱和总督府内的法庭,1610-1614年间修建了一座桥,就是著名的叹息桥。叹息桥的英文名Bridge of Sighs,还是19世纪由拜伦勋爵按照意大利语Ponte dei sospiri翻译的。
总督府的参观入口在南面的正门,这是两扇巨大的青铜门,被称为“纸门”。
值得注意的是:从大教堂方向数过来的第九根和第十根柱子,是用来自维罗纳粉红大理石制作的,两根立柱间,过去是法官宣读死刑和张贴死刑判决书地方。
总督府轻盈精巧的花长廊和橙色波斯花纹光墙壁融为一体,充满了艺术气息,为政府法院的宫殿营造出庄严富丽的效果。
熙熙攘攘的海边道路,好多是邮轮上下来的游客,全都融入了圣马可广场。这里有许多只鸽子,不躲避游人,有的还飞到了游人的头上、胳膊上;这里排列着成片咖啡座,人们在里面休憩、品尝咖啡、时而飘扬的悠扬的西洋音乐,让来到这里的游客都陶醉在醇香的饮料和高雅的音乐中; 广场还有各式各样的精品店,包括金饰、玻璃、寝具、服饰等,店面虽不大,但是橱窗设计都是一流……。
圣马可所有的建筑都可以付费参观,但需要排很长的队,我们还要去逛城市街道,乘坐贡多拉,所以没时间排队,只好放弃。
——38圣马可教堂——
——39屋顶雕像——
——40威尼斯风情画——
——41时钟塔楼——
——42大钟是来自东罗马的战利品——
43圣马可教堂正门上描述圣马可事迹的镶嵌画与马可鑫雕像
——44总督府前飞狮立柱青铜底座——
——45威尼斯城标飞狮与大天使
——46圣马可广场前热闹的海边——
——47建筑雕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