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秋冬(十三)花咕噜台摄秋

标签:
坝上乌兰布统花咕噜台琪琪格湖花咕噜湖 |
分类: 国内游记 |
坝上秋冬(十三)花咕噜台摄秋
耳畔金甲羌笛声,似闻锵铿牛马奔。
——3秋收放牧二不误——
——5白桦一丛——
——6姹紫嫣红——
——7空勾山峦秋色深——
——8越野车队——
——9斑斓秋树野地黄——
——10放马南山下——
——11金色草原——
——12向晚归骑——
——13牧马人——
——14秋色灿烂——
——15银桦红枝头,秋草农机收——
【1杂蓁纷红牛马奔】
花咕噜台,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其实她的美丽更富魅力。
这里地形起伏,丰草水美,湿地、湖泊、白桦林、沙地组成风光特色。尤其在秋天,金黄田野,朦胧远山;草原上花重枝头;山岭间妆漫朱墙;云影天光处牛羊满坡,整个大地浓墨重彩,绚烂斑斓,妥妥的一幅风景画!
但是因处在木兰围场边缘,又没有公路相通。一路上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有的还布满很陡的斜坡,有的是沙地,也有部分浸水沼泽地,不仅容易打滑陷车,更是经常剐蹭车辆底盘,不是四驱越野车很难到达此地。
尤其是在花咕噜湖边的一段路,那真是烂透了。这个湖又叫琪琪格湖,湖面不大,南方人看来就是个大水塘罢了。只是碧水橙树,湖岸边牛羊放牧,骏马飞奔,就有些许野性水泽之美。
但由于湖水浸润,本来就松软的土路被越野车碾压成一道道深深的车辙,行驶上面得加大油门,揣着千万小心,七扭八歪冲过去。一旦陷入,四驱越野车也难自救。亲见一辆车四个轮子全部陷在泥泞的土路里,底盘都擦到了泥水,用了二辆车拖拽方得脱险。
及至花咕噜台丘陵地带风光豁然奇美。漫山遍野的秋色,深红绛紫、青灰橙黄、翠绿褐棕……五彩缤纷,油画家穷其颜料也许刚刚好能描绘其无穷色彩。
七彩世界在蓝天白云下掩映下,一会儿阴沉,色泽沉着浓烈;一会儿明亮,色彩明快而鲜艳;秋风吹过,白桦林抖动银白身姿,丹叶摇曳,竟披着一头艳盖,展开曼妙秋色。
——16秋收放牧二不误——
——18坝上草原秋色美——
——19赤橙黄绿青蓝紫——
——20驰骋金塬——
——21寒林牡牝——
——22茂林秋色——
——23秋林摄色——
——24牛放彩岭间——
——25收获的黄金季——
——26万紫千红——
——27越野之路——
——28斜阳秋林走马群——
——29如花轱辘山——
——30放牧花轱辘湖畔——
——31山上山下——
——32红紫覆山橙黄原——
——33丛林穿越——
——34冷丛烈马——
——35银树秋收——
这里之所以叫花咕噜台,是因为此地有高于草原的三个台地,上面长满山花彩林,金黄秋草,紫红灌木,橙黄高树,象繁花般色彩丰富。
而且,此地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间,康熙皇帝指挥清军三次征伐噶尔丹的主战场。
历史已经化作云烟,于缥缈间成为过往。这场大战情况在《坝上秋冬(五)北沟、将军泡子摄秋》已经写过,不再赘述。
站在花咕噜台地之上,俯瞰山下野原,广葇宽阔草原之间散落着无数小山丘陵。青山起伏,苍原如海,这真是个适合大部队火併对决的地方。
将帅踞高临下指挥,这边铁骑从山顶直布入山下草甸,襜惟猎猎,羌笛声声;那厢里,旌纛飞扬,湖岸边弓箭手屹立,骑兵蓄势待发……
号角吹响,马蹄声碎,双方兵戎相见;马头对马头撞翻无数贼兵,枪对枪刺毙一片敌寇,血流成河,悲壮惨烈……
如今,踞高凭崖,那一排排银色白桦,正如披银甲的出征战士,高大金色黄栌就如颐指气使的将军;耳畔号角声咽,山下苍山如海,眼前红叶紫荆如血横陈……
悲壮的历史融入这壮美绚丽的秋色,花咕噜台分外让人留连忘返。
——36奔驰秋的原野——
——37红紫山中野草花——
——38花轱辘台秋色满山——
——39上山——
——40火焰之岭——
——41花山绚烂——
——42金树银枝羊儿跑——
——43烂漫秋色——
——44秋山云遮原复荫——
——45花山似锦——
——46摄影人——
——47秋收在田——
——48五彩秋岭——
——49摄影车队——
——50秋获彩林中——
——51七彩画屏走农机——
——52原上丘陵白桦林——
——53山岭起伏农机忙——
——54色艳明暗——
——55秋岭穿越——
——56铁机收牧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