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朗波斯帝国伊斯法罕哈鸠大桥国王会客厅 |
分类: 国外游记 |
伊朗•撩起波斯帝国神秘面纱(二)伊斯法罕哈鸠大桥
——3桥洞之美——
——4柜后美眉——
——5凌晨的石桥——
——6激越的的思考——
——7桥头老俩口——
——8银水金楼今犹在,不见帝王登龙殿——
——9老夫妇——
——10桃形桥拱——
——11天未央、黑袍人——
扎因达鲁德河横贯伊斯法罕,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又凭添了几分水润桥秀。
到底扎因达鲁德河上有几座桥?居然说法莫衷一是,有人说有11座桥,有的说是七座桥……但无论如何,三十三孔桥是其中最漂亮的桥,与之相映生辉的还有一座哈鸠大桥。
哈鸠大桥(Khaju Bridge)也有许多叫法,哈鸠大桥、郝久古桥、更有直接叫他好久大桥,盖因音译和当地导游发音惹的祸。
大桥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个皇家花园,大约在1650年,伊朗王阿巴斯二世直接在原有的挡水大坝上建了这座哈鸠大桥。
这座古桥和三十三孔桥是姊妹桥,长105米,桥面宽14米,共有24孔,相比之下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其美丽被姐姐遮盖了下去。
但是,哈鸠大桥年代更加近一点,建筑用途在于皇宫观礼,所以也就更加精美,不失其与生俱来的皇家优美大气的外观。
该桥与三十三孔桥一样也有着调节水流的功能,从古至今承担着水利工程作用。
不同之处是,因为此桥直接建在原来的一道低矮平坝上,旱季时,关闭桥洞里的闸门平坝拦截水流,起到蓄水的作用,来灌溉农田;雨季时,大水可以越过平坝顺利通过桥洞;而三十三孔桥中没有这道平坝的。
两座桥都是双层拱廊结构,也都是桥中间是没有屋顶,只在桥的两侧各有一排廊道,用不同颜色的地砖区分开。
与三十三孔桥最大不同是哈鸠古桥虽然短了不少,但在桥中央却建有两个很大很漂亮亭子——国王会客厅。
在萨法维时代国王举行盛典时,国王在桥中央这个会客厅观看大典,而大臣们则各人据左右拱廊共庆盛典。这里曾经也是阿巴斯二世夏天接见外国来使的地方。
这个国王会客厅造型独特,在桥正中间突出于整座桥廊两面各建半个三角亭,隔着桥面拼起来,就是一个妥妥的六角凉亭,上有色彩鲜明的瓦片覆盖,墙上房顶还有美丽的古老彩绘。
哈鸠古桥不仅是一样交通工具,还是一件艺术品。更有奇特的是,桥下石砖可以传声!贴着拱门一端石砖说话,在桥另一端用耳朵贴着石砖,就能很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声音。
哈鸠大桥它的名声不如三十三孔桥这么响亮,历史也比三十三孔桥短几十年,其桥长也是短了几十米,但都兼有交通、水利、观赏和休闲活动作用,都是件历史悠久的波斯古董。
因详记了三十三孔桥,再多撰写哈鸠大桥有些笔秃。就此搁笔,各位看官,欣赏照片吧。
——11玉帛绫绫坝中流,灯火灿灿桥上留——
——12美眉观水——
——13哈鸠大桥日出前——
——14河岸激流——
——15傍晚走桥——
——16桥隧——
——17桥上连拱走廊——
——18夜桥之魅——
——19伊朗美少女——
——20石桥苏醒(哈鸠大桥东面)——
——21河岸沉思——
——23母女俩_
——24守候天亮的摄者——
——25桥上姐妹——
——26国王会客厅——
——27桥下拱脚——
——28未央之桥——
——29桥洞憩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