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溪拾影

(2019-05-17 15:36:51)
标签:

莲池禅院

锦溪怡乐园

古莲桥

锦溪古镇

陈妃水冢

分类: 国内游记

锦溪拾影

锦溪拾影

陈妃落魄跌江湖,从来贫富终归墓。

一领虹桥曙雀明,几朵莲花听漏壶。

 

锦溪拾影
——2落日金箭射荷塘,晕光长廊开莲花(古莲桥)——

 

锦溪拾影
——3、古旧街衢现新貌,晨光亮幌石路暗——

 

锦溪拾影
——4、月下禅院深,湖上慧光沉(莲池禅院)——

【1、旭日羞树梢,虹桥卧莲池(古莲桥)

 

上海附近有许许多多的老宅古镇,细细数来,沾点皇族贵气的唯有锦溪古镇,这要追溯至宋朝。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说的正是这段历史。

北宋靖康元年,金国入侵,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被金军所破。不仅掳走徽、钦二帝,而且城内的金银财宝、布帛、骡马,均被洗劫一空,妇女遭金军摧残的更是不计其数。最后将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北宋灭亡,造成中国历史上奇耻大辱的靖康之耻”

亡国后的宋孝宗赵昚携眷南迁临安,路经锦溪古镇,宠爱的陈妃喜爱此地美景,恋不忍离,最终病殁于此。

宋孝宗下旨将陈妃葬于五保湖中的独圩敦”中,是为陈妃水冢

后又钦旨在湖边建“莲池禅院”,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陈墓镇一直沿用长达830年,到199210月,再改回原来的名字锦溪镇。

有诗为证:“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闭佳人。君王情爱随流尽,赢得寒溪尚姓陈。”

古镇五保湖中的“独圩敦”,至从有了陈墓,数百年来不管这里有多大的洪水,却从未淹没过,好像水冢是悬浮的,也是一桩千古之谜。

现在的陈妃水冢远看就是个湖心岛,隐约可以看到岛上的陈妃雕像、牌楼和亭台,水冢现已经不对外开放,只可远观,不可登临。

宋孝宗与陈妃情深意切还能从古镇上常见的一种饼袜底酥上所见一斑。

相传宋孝宗来到锦溪,由于金兵入侵、国家存亡,加上旅途劳累,胃口全无。陈妃找当地的百姓为夫君做点心,因为心急,做出来的饼呈腰子状。宋孝宗醒来看到案几上搁着一叠袜底,问:怎么还有闲暇缝袜底?陈妃便拿起一片让宋孝宗尝。居然一咬迸酥,齿间弹油,松脆爽口,颊口留香,就问爱妃这是什么饼?陈妃就开玩笑地说,既然夫君说它是袜底,那就叫它袜底酥饼吧。袜底酥由此得名。

用长焦拍摄冢魂牌坊,见牌坊的两侧大理石立柱上对联很有意境,小记于此——

水冢悠悠万顷碧波涵香骨

梵宫寂寂千秋冷月伴芳魂

 

 

锦溪拾影
——5、五保湖心泊百船,石狮千年镇锦溪——

 

锦溪拾影
——6、满池荷衰泛彩霞,一领曲桥弯入塘(古莲桥)——

 

锦溪拾影
——7晨光炊烟袅,廊侧河清渺——

 

锦溪拾影
——8、古镇邮路恋,鸿雁牵相会——

 

锦溪拾影
——9、船列仪仗迎宾客——

 

锦溪拾影
——10、金乌欲坠牵飞檐,光射荷塘满池辉——

 

锦溪拾影
——11、锦溪残荷映农家,白墙黛瓦睡莲塘——

 

锦溪拾影
——12、晚霞落莲湖,魂冢饰红妆(陈妃墓)——

 

锦溪拾影
——13锦溪廊桥寺,湖镜泛同辉(莲池禅院)——

 

锦溪拾影
——14、寺临莲池畔,上下映庄严(莲池禅院)——

 

锦溪拾影
——15、锦溪怡乐园(农家乐饭店)——

 

有位朋友在此租房开设“怡乐园”农家乐,因此多次携亲朋好友和同学同事来此小住。

该“怡乐园”踞于坟塘港和五保湖口,就在十眼桥畔。二水相峙,一桥相携,又与“莲池禅院”和“古莲桥”隔湖相望,视线开阔,风光旖旎,是个风水宝地。

小园朱漆大门,白墙黛瓦,飞甍重檐,一廊花窗,古式庭院,很有点小家碧玉的古建风格。提腿过桥直接进入景区,遂能一早一晚方便拍摄晨鸡晚兔,朝霞夕照的美景。

锦溪古镇,有着典型江南水乡之美韵,“怡乐园”农家乐门首那座“十眼桥”,就有深厚历史积淀了。据说是由宋孝宗亲自督造,建桥目的为了避免水流直冲陈妃水冢,对陈墓进行保护。

此桥南北走向,桥长52米,九墩十孔,是全镇三十六古桥中跨度最长、知名度最高的石桥。

春秋时节,邀几位至亲好友,泡一壶上好茶茗,坐于“怡乐园”二楼茶室,敞轩窗棂前——

满池巧莲,陈墓沉浮,一湖青萍,乌篷舟楫,摇曳绿踪,是一种江南水乡烟雨情调;

远处莲池禅院,殿堂廊庑、宝阁岑楼,黄寺青烟,僧钟荡漾,一派佛界莲花清净之地;

紧邻处莲桥横架,画舫轻卧,廊棚岸柳,古莲桥在湖倒影,就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

从上海到此一游也是快捷方便。自驾延安高架--A9(沪青平高速)--西岑出口--沪青平公路--金商公路--锦溪古镇(约60km)。

现在地铁已经通到沪苏之交的花桥,乘地铁11号线到花桥,有直达锦溪的班车。

 

 

锦溪拾影
——16、锦溪小巷水弯弯,浆橹木桴声唉唉——

 

锦溪拾影
——17静寺小村远,残荷池塘深——

 

锦溪拾影
——18茶肆桥堍旁,艳色妆陋房——

 

锦溪拾影
——19、廊桥夜色美,荷塘枊叶飞——

 

锦溪拾影
——20、桥担清湖现十眼,尽头便是“怡乐园”——

 

锦溪拾影
——21古桥亮色——

 

锦溪拾影
——22、廊在桥上桥伴廊,荷在水中水载荷——

 

锦溪拾影
——23、青萍托妃墓,水涨墓亦浮——

 

锦溪拾影
——24、水乡炊烟醒,廊棚闻吠音——

 

 锦溪拾影

——25古镇小品——

 

锦溪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存在。吴越春秋时期,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修筑苏州古城时这里也已成集镇。

锦溪镇志有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曰锦溪。” 所以,古镇自古就叫“锦溪”,陈墓镇是皇权强改的短期名字。

古镇历史悠久,故留存诸多人文景观、古迹名胜。

尤其地处江南河湖纵横之地,此处湖荡密布,河巷纵横,镇内河道长达6公里,形成了锦溪河湖相通、泽浸环镇、街巷依水,也造就了民居大多数依因水而筑,临水而建。

房屋多为一、二层的砖木结构,青瓦白墙,临水开门,见河敞窗,独具明清特色,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两条沿河的民宿形成的自然街坊,组成了古镇的主要商业街。为雨天出行方便在街衢上搭建的落水廊棚,以及商店临水边不时出现的水埠码头,为行人提供了出行便捷。

“水为锦溪魂,桥为锦溪骨”。由于房屋处于水岔之中,为互相勾连,便有了许多的石桥。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当地名谣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之说。

河道上原有古桥梁36座,目前仍保留古桥10座;另有58处驳岸小品,102个缆船石,大部分由花岗石及青石构筑的桥柱、楹联、碑刻保存完好,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十眼桥,古镇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独一无二的单孔拱桥,“普庆桥”也是值得一看。此桥完全由花岗石筑就,东西走跨于市河上造型朴素,线条优美,桥首桥栏雕刻精美,有桥联 两岸烟飞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镌于桥墩。

当然古镇最漂亮的桥还数横贯于五保湖上的古莲桥。整座桥由长廊构成。桥北为当年宋孝宗下旨为陈妃诵经护坟建“莲池禅院”所挖的荷塘莲池,翠荷红莲;桥南侧是烟波浩的湖道通衢,舟楫川流。

为便于交通,古莲桥在中间起拱,形成二边对称踏步,三层递进飞檐的单孔拱桥。这中间的一段突起的歇山屋顶,恰似凤凰展翅,把长长羽翎拖在了金波玉浪之中,真个美的叫绝。

游行于锦溪古镇,古老的桥就在脚下穿梭行走,读懂这些桥也就品出了原汁原味老旧陈墓镇的韵味啦!

 

 

锦溪拾影
——26、五保湖全景图——

 

锦溪拾影
——27、廊间灯笼红,桥边金箭射——

 

锦溪拾影
——28湖中白鹅弄清波,廊下残荷惹晚霞——

 

锦溪拾影
——29长廊灯未泯,荷塘狮方醒——

 

锦溪拾影
——30、亭榭两岸夹清溪,薄舟一枚摇涟漪——

 

锦溪拾影
——31、石莲中分寺与冢,梵净之界度陈妃——

 

锦溪拾影
——32、妙境禅院渡娘娘,对面水岛埋格格——

 

锦溪拾影
——33、日落浆橹息,灯启舟桴已——

 

锦溪拾影
——34、普庆桥石晒秋获,光穿半弦廊在水——

 

锦溪,相比邻近的古镇,少了几份喧嚣嘈杂,多了几份未经雕琢质朴宁静。沈从文喻她为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则称她"淡抹浓妆总相宜",刘海粟则赞誉她是"江南之最"……这绝不是文人墨客才有的思古之情,而是每一位真正融进古镇文化中的游子都有的体验。

尤其是一早一晚,如果徜徉在古镇的街巷里,宁静、古朴的气息,深深的把你包裹,让人感动。

在锦溪可不能贪睡。赶在旭日东升前,早早起床,在荷塘莲池边欣赏喷薄而出的朝阳,把展翅凤凰的古莲桥披上万道霞光,满湖的金鳞碎影,亮翻了近在咫尺的黄寺券顶,那汉白玉雕的陈妃也羞红了双颊。

漫步青苔石路,晨雾与柴烟氲氤弥漫在小河汊中,粉墙黛瓦朦胧,是久违的乡村味道;

独步古莲长堤,烟波浩渺的湖面,乌篷船一字排开,船娘吴浓,浆橹唉乃;

进到深巷老宅,一页柴扉所开,是笑容可掬的老农挎蓝出门,绣花头饰,镶边布裙,是江南水乡的印记,似曾相识在遥远的故乡;

踽行于或单孔石拱桥或多孔廊桥上,穿逾于风雨廊桥中,朱漆凭栏,大红灯笼,那是水乡婉约之请,为您凭添喜庆之意。

深邃的廊棚之中,浓浓的吴侬软语,传来轻拨浅唱江南丝竹,这种恬淡乡音,叫人迷醉的一塌糊涂。

夜幕降临,锦溪镇内没有喧嚣的夜生活,却愈发回归自我与古旧老镇接地气的原味。

景点堂馆中游人散去,风雨廊棚下小摊收场,湖边廊桥却点上了红灯,与黄墙寺院的烛灯,在湖上湖下随波逐流,一圈圈涟漪,便是一层层光影,让天上水中的月亮也相形见拙。

在湖边廊棚下,找一家小咖啡厅,点一杯咖啡或冰啤,就这样静静享受古镇的宁静,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

 

 

锦溪拾影
——35、庑廊斜夕光,向晚红灯照——

 

  锦溪拾影

——36、风摧灯笼溢红晴,夕照荷池漾金波——

 

  锦溪拾影

——37、雾起青萍梢,蒙胧隐板艄——

 

  锦溪拾影

——38、门涵锦溪万般翠,轻艏还在窗上摇——

 

  锦溪拾影

——39、曦光灯影廊间曜——

 

  锦溪拾影

——40、廊桥浸泽平弦开,晨起鸬鹚伴岸苔——

 

  锦溪拾影

——41、廊中摆商贾,亭翼揽晴光——

 

锦溪拾影
——42、十眼桥畔满塘翠,绿丛湖水有佛缘——

 

  锦溪拾影

——43、秋光懒困照湖黄,碧波楼前舟成行——

 

【全文完】

 

锦溪拾影
——20150523大学同学小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