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寻根

谷水不覆浪已泯,云间复现古文明。
佛境参悟“知也”觉?莲界跌跏“皇甫林”。
(“谷水”、“云间”皆松江别名)

——2清水砖庐舍,琉璃金浮屠——

——3松江广富林遗址全景(模型)——
(1精舍半水中,明月悬孤楼)
“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松江古称华亭,别称有云间、茸城、谷水等,是上海之根,浦江之首,更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上海是一个冲积平原,可以说是从海里“长”出来的。当初,上海还在海中蕴酿时,松江已形成陆地。
有记载史实,松江最早在秦朝(公元前200多年)就已经建镇;到唐天宝十年(751年)建立华亭县;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为松江府;明清时成为全国纺织业中心;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松江县……。
随着广富林古文化遗址的深入发掘,将上海的历史向前提了几千年。先民早在距今约6000年前就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崧泽文化;约5000年前又产生了厚重的良渚文化;约4000年前孕育了灿烂广富林文化(龙山文化亚型,即唐虞时期)。
广富林,原称“皇甫林”、“广福林”,最早见于元•杨维桢《干山志》记载。位于今天松江城西北6公里,北面离佘山约4公里,现上海市松江大学城所在地,属松江区方松街道辖制。
这里是沪人先祖最早繁衍生活地;这里才是松江人的根;这里也是上海之根!

——4夕曛迸金色,一湖富贵相——

——5碑记广富林,砖雕古文明——

——6禅经解迷津,佛语渗人心——

——7残阳天水间,遗庐湖中藏——

——8竹篁拢秀垣,圆雕镶曲墙——

——9蟾宫银挂夜,泻湖金广寒——

——10扉门红绿掩,雕墙砖石砌——

——11莲界夜静思,知也,知也否?——
“藏在闺阁人不见,一朝脱俗惊天下”。一如所有宝贝一样,广富林遗址的发现也纯属偶然。
1958年松江村民开河时,在广富林村北、施家浜河道挖到古代文物。
1961年市文管会考古部组织专家开始试探性挖掘,在遗址下层出土的文物被认为是典型的良渚文化,确定此地为新石器―东周遗址。
197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广富林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1999年,广富林遗址第二次发掘,发现了汉朝的大型建筑构件,从而确定这里曾是上海最早的城镇。
2000年底,第三次发掘面积扩大到了500平方米。出土了包括新石器时代和周、汉、宋、元各个时代的陶、瓷、玉、石、骨、角、青铜、木器。有代表良渚文化的玉锥形器;还有经鉴定属于龙山文化类型的器物。
最大的发现是,挖到了4000年以前属于我们上海先民自己的东西,这就是5座保存有人骨的广富林文化墓葬;还发现了数十根房子的木桩,这种干栏式的建筑群,属于4000多年以前广富林文化的居住遗存……
第三次考古工作结束后,在遗址中心地带,将建设一座广富林遗址公园。
公园占地0.6平方公里,广富林遗址考古博物馆将作为主体建筑矗立于公园核心位置。博物馆内将专门陈列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各类文物,并开辟广富林发掘现场模拟展示、藏宝室等配套设施。
同时还将建设广富林汉代集镇模拟馆,再现古老集镇的民风民俗;一批制陶坊、布艺坊、农耕院、书院、水上码头等也将在此建成;而一座集中展示上海古代,主要是松江府当地重要的历史人物形象及事迹的乡贤祠也被列入了建造计划中。

——12桥平湖水静,寺小六根清——

——13天光倾富贵,亭榭披金霞——

——14霞辉广富林,古寺曰“知也”——

——15朽藤屏古庵,老枝迎柴门——

——16灯戏水中影,月挂树梢头——

——17花开数枝秀,砖楼一栋美——

——18皇甫林侧知也寺,钟鼓楼下香火盛——

——19金蟾跳银河,觐表张苍穹——

——20古轩长亭覆绿荫,青砖褐石连幽径——
目前,广富林遗址公园尚未完全建成,但已免费对外开放。
偶今年七月在松江开会时,曾到此一游。
那时,整个公园就是个建筑工地,进入公园的路刚在铺设;那个以后将半浸于水的广富林遗址考古博物馆建筑群已经屹立,但还未覆水;紧邻的粉墙黛瓦民居,砖雕石砌亭榭,初成雏形;知也禅寺主体建筑已见端倪,寺内正在装修之中……
组织者请我们进入主建筑大厅,观看了遗址公园VCR。这个用现代科技3D技术制作,近15分钟的影片,制作精美,从水下天上,用人文鸟瞰多视角,展现了建成后的广富林遗址公园全貌,大气磅礴,色彩丰富,很值得一观。
及至2004年春节,此地居然大热,网上游记照片,连篇累牍,煞是好看,让偶心动。
于是,年初四下午,趁着好天气,携全家来此游览摄影。
车刚过大学城,还未见公园,公路两边已经停满车辆,只好慢慢将车趁进去,正好有车离开,直接就插了进去。
这儿正是公园的东面,车门一开,一排高耸挺立的华表溘然屹立,非常大气张扬,超有气势。
华表之下是一大片清澈的水域,水中便是几幢好似金字塔式建筑。这个临水的博物馆斜面顶上铺设了大块的太阳能电池板不仅体现绿色环保理念,更是公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说这是亚洲最大的水下博物馆。
此时正值金乌西下,夕阳将金色光芒洒在水面上,湖面上浮光跃金,万星闪烁;水中金字塔一式排开,披挂起满身的金彩;远处三层佛塔,金黄琉璃当瓦,挥洒着层层箔金似的光线,如同绘出一幅细碎富贵的光影杰作……
可惜落日在最后一刻被云层挡住,没有拍摄到日挂浮屠的照片,不过没有错过晚霞的美景和梦幻的灯光秀。
此时,天光渐暗,稀云收半空,台钩晓月出云,水中金字塔突然灯光闪烁,晴光四射,水面倒影金光波动;古刹、塔影、拱桥、亭榭全都隐在璀璨夜色之中……
昏黄的色彩,云雾明晦,弥漫起陈旧时光,恍然是现代文明与古代建筑的碰撞,是古云间先民与现代松江人的隔空对话?
公园正门应该是开在南面,现在只是在工地围起的彩钢板开了个侧门,让游客进出参观。
天色向晚,山水幽静,我们穿石牌坊,逾曲桥;经茂林修竹围拢的曲水亭阁;从石雕砖刻的屏风后转出;在庭院相连的古色古香民居中流连;再走过唐朝风格的三层木塔;眼前是“知也禅寺”……这些虽然是新建之做旧之物,却也修饰的楼宇错落,屋舍俨然,古意盎然。
这个古邑老庙,是旧址重建?还是新造物事?偶不知,但却“知也”不明!
回来查询才知道:“知也”一词,语出孔子•《论语•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就算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这才真正的智慧啊。
哈,大智若愚!诚然,诚然!云间子在此学习啦!因为偶就是“云间之子”呀。

——21老庙复兴地,禅机知也中?——

——22浮屠揽彩霞,菩提绕香烟 ——

——23鼓楼闻暮声,夜罩金光色——

——24石桥拱镜湖,古廊弯茂林——

——25甬道繁翠通禅境,栅门石径参佛喻——

——26水舍暖灯影,一束照绿枝 ——

——27“皇甫春晓”扬大气,当年热闹在其中 ——

——28庙堂佛灯暗,灵湖落霞明——
【全文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