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定格在318川藏线(二)路难行

——1接天通佛国,高域走风马——

——2高尔寺山拔五千,世界屋脊近神祉——
本文原叫“难忘川藏线”,是个大俗大怯的名头,现改了个现代感强些的文名,却丝毫不能回避“难忘”二字。
不仅仅是川藏线沿途景色雄峙壮美,令人难忘;
也不在于连续翻越七座近五千米高山,直翻得晕头转向,昏头六冲,让人记忆深刻;
更难忘是那条崎岖不平,坑洼巅簸的318国道,可以把人巅得一身难受,二腿肿痛,三生有悔,四脚朝天,五内俱颤,六神无主,七孔生烟,屁股八瓣,久久(九九)难忘……
有人说,川藏线是去西藏预演,能平安顺畅地通过川藏线,那么走西藏就不会有问题。
先晒一下路书————
成都—320
km—海螺沟—90km—康定—74km—新都桥—68km—雅江—137km—理塘—148km—稻城—74km—日瓦—36km—亚丁
然后再重复这条条路程从亚丁返回成都。

—3海拔4744米卡子拉山碑碣——

——4波瓦山海拔4400米——

——5近神巅峰高千丈,不及僧众信仰真——

——6与神最近处,佛风扑面来——
从路书上看,全程也就是近千公里的路,但就这条318国道,可能说是世界上最难走的路。其艰险程度现在想起都胆战心惊。
首先,这条道路完全是险峻的高原山路,到达最终点稻城亚丁要连续翻越七座高4000多米,甚至近5000米高峰垭口。
从康定开始,先翻越折多山(海拔4304米)、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到达雅江;
然后,翻越剪子弯山(海拔4659米)和本次旅行海拔最高的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到达世界高城理塘县(海拔4000米);
再连续翻越传说中龟兔赛跑的兔子山(海拔4718米)、海子山(海拔4500米)到达稻城。
最后从稻城翻过波瓦山(海拔4300米)到达此次行程终点亚丁。
“无限风光在险峰”。因为在高原越山越岭,川藏线沿途极顶风光一览无遗。
第一个4304米高原垭口折多山口,是康巴第一关,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山以东是山区,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缘,也是汉藏分界线,过了康定,翻过折多山,就进入了真正的藏区。
“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自然是山高坡陡,公路曲折,
还有著名的海拔4659米的剪子湾山口。它的藏语名字叫“惹玛那扎”,意为羊子山口。这源于一个历史传说:相传三世达赖进京朝圣皇帝归来,渡雅砻江时掉进江中,同护法神阿苦当吉护卫,得以脱险,当走到此山口时,他对达赖说他的坐骑神羊累了,需要休息,于是达赖一行就在这里休息。这个山口也因羊累了在此休息而得名羊子山口,更是由于三世达赖在此休息过,方圆百里藏民把它奉为神山。
在这么高的人类极限之地居然有藏民居住,令人惊诧!不过人类陋习也污染了这里,金钱的诱惑那怕是最诚信佛教的信众也不能免俗,更让人惊心!
翻了那么多山,走了那么多路,好不容易看到山顶厕所,门口山坡上斜斜懒懒地半躺着个年青藏民,“付十元钱!”;车子在垭口一停,就上来一帮孩子,围着人群要钱或吃的;散养在峰顶原野上的牦牛,想拍张照片,没门,得付十元!拍完了的,也不能走人,“付钱!”青壮年藏民面目可憎,凶神恶煞的惹不起哦。

——7围着人们要吃的高原孩子——

——8花十元才能拍摄的牦牛(偶是长焦偷拍滴)——

——9彩旌覆天际,但祈来往生——

——10经幢围白塔,风马播佛语——
翻山越岭不象平原行车,同样距离会更难行驰,路会感觉更加遥远,再加上路况极差,时速只能很慢。从海螺沟经康定和新都桥,到达我们住宿的低海拔雅江县城(海拔2860米),也就约240公里路,开开停停,化了近9个小时
再从雅江经理塘和稻城,到达我们住宿的低海拔日瓦小镇(海拔2800米),也就约300公里路,那路简直是象战争中遭轰炸过的,坑坑洼洼,竟然走了13个小时。
从雅江开始,318国道真象遭了战争劫难,不仅全程在修筑,有许多地方只能单边通行,有的地方两边有人用红旗维持行车秩序,放了这边,再放那边;有的地方根本无人指挥,车辆经常顶牛。
最要命的是路况。白天车在搓板路上颠簸爬行,尘土飞扬,夜晚车大灯照射下,路面就象战争指挥所的地形沙盘,高高低低,峰谷毕现;坑坑洼洼,丘壑鬼影;凹凹凸凸,沟渫阡陌……个别地方好象丢过炸弹,深沟连锁;有些路段,象被泥石流冲击过,泥泞纵横……
这条被网友们戏称为“吭爹路”,年年修,年年坏。
据说是因为地处高原,冻土期很长,一年中能够修路的时间也有限;加上路上货车、重车,加上进西藏运送物资的重载军用卡车众多,路基长年累月辗压,总没有个头;再者,路修在祟山峻岭中,经常有高坡塌方,毁坏道路;另有说法是,此地属藏区,中央对藏民有经济补贴政策,修路更有大量财政拨款,如果一旦路没得修了,这财路也随之泯灭,不如年年修,年年修不好,年年有钞票。
路实在太烂,所以经常发生车辆抛锚和事故,我们在4000米高原居然遇到有辆撞烂了车头的皮卡,车头瘪了进去不说,前档风玻璃全撞没了,司机戴摩托车头盔,把头伸出前车窗外开车,吓煞人哦!
在这种路上开车,司机确实需要拿出浑身懈数,抖擞精神,左突右闪,从这些乱石破路中绕来绕去,找尚还能行之路。
于是坐在车里,犹如坐翘翘板,七上八下,上巅下落;又象玩海盗船,左甩右荡,前仰后合……
没有半斤八两好体魄的人还真难适应,想起那句唐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川藏难,简直是下地狱呢!

——11天苍苍兮野茫茫,云淡淡兮原荒荒——

——12延坡起地风马旗,接天捧月峰间亭——

——13剪子湾山海拔4659米——
在这几千米高原上旅行,高原反映叫人难忘。
车辆上巅下簸,左右晃荡,满天细细的沙尘钻入车内,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干土味,心情也感觉到压抑了许多,人本来就有些高原反映,这时愈加剧烈。
大家普遍感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疼欲裂;有的肚子不舒服,甚至呕吐;有的血压升高,面色胀红浮肿,象得了重病。
在进藏的第三天,从短信知道,和我们同时从成都出来,去四姑娘山的一个贵州医生团队,因高反死了一个女医生时,大家心情复杂。
高原对于人类有三条极限界线,一条是海拔3000米,另一条是海拔4000米,再就是海拔5000米。一般到达海拔3000米就会出现高原反映,海拔越高反映越大,海拔5000米是生命禁区,弄不好高反会丢了性命!
整个川藏线主要活动高程还只是在3千至4千米以下,我们组团时就充分考虑了高原反映,不仅预先服用
“红景天”,还带好了由西藏军区研制的“高原康”药品。
最重要的是设计了整个行程完全住宿在低海拔(不超过海拔3000米)的方案。
到海螺沟,住磨西镇(海拔1600米);途中没有在一般行程均安排的新都桥(海拔3400米)住宿,而是选择了低海拔的雅江(海拔2860米)住了二晚;到达稻城亚丁,不住亚丁,而选择住在海拔2800米的日瓦乡;回程时还在康定(海拔2560米)住了一晚。
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高反风险,白天都在3000米以上高原活动,晚上到低海拔调整,有较好睡眠,以利恢复体力。
这个方案缺点自然也十分明显,尤其对于爱好摄影者,拍不到“日照金山”这样的大片啦!
老祖宗早教导我们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舒服,那只好放弃拍大片,哈!
这个行程安排,让恐惧高原反映的驴友参考借鉴!

——14兔儿山4696米——

——15折多山4304米——

——16康巴高原接天地,供奉佛国通身心——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