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线条的尴尬
写了些有关人生的断想,突然想起了人生的一些尴尬。
生活艰苦与命运抗争的岁月中,余积淀了一条人生的哲理:“该认真的必须认真,不该认真的不必认真。”于是不认真起来那种粗线条生活方式,让人莞尔!
根据科学的穿鞋原则,余总是两双皮鞋轮换着穿,一双园头,一双方口。下班回家脱下,并排放在家里玄关处,第二天上班再穿另一双。有一次,在办公室跷起二郎腿,突然发觉脚有异样,定睛一看,两只皮鞋,一只园头,一只方口,不禁哑然。
将脚藏于办公桌下,一天未敢走动。向晚,等同事走光,电梯无人,才踽踽独行。
这还不算啥。过去逢下雨都着套(雨)鞋,家有两双半高腰套鞋。某日雨霁,妻洗涮余穿过的套鞋,洗毕,左脚的放到右脚,右脚的放到左脚,怎么放怎么不是。
仔细一看,原来我这个雨天穿的是两双套鞋各一只,两只鞋帮高低不同,大小有异,最搞笑的是,都是一顺左脚的,浑然不知?粗得真够可以!
还有更谑的。在那个物资匮乏,质量太差的年代,能开个后门买到商品,算是有路子的。某次朋友聚会,偶遇运动鞋厂销售科长,相谈投机,便托其一下买了两双运动鞋。平日小心翼翼穿着,经年才坏。
某假日,与岳父母一家相约到安徽妻子从小的奶妈家一游。出客盛装,于是,换了另一双新运动鞋出行。不料,鞋放置太久,外面簇新,里面脱胶,走在安徽乡间泥泞小路,居然将鞋底粘掉,众目睽睽,狼狈不堪,无地自容。
更有尴尬好笑的。也是在那个年代,有件上好的衬衫也算奢侈。余有件新衬衫只穿了二次,半个袖子就与衣身绽开,是那种象布料散开,一丝丝,一缕缕的,不能缝补。衣领挺刮,舍不得丢弃,权当假领子使用,却不便示人。
一日,出席公司业务宾筵,老朋新友,宾客满座,酽酒三巡,早忘记了破衣不便示人这节。躁热难当,一时兴起,脱却外衣,举杯敬酒。
“孙总,你那衬衫的衣袖是怎么啦?”身边贵宾突然问。
举桌佳宾眼光一下聚集在余的败袖衣衫处。
“啊……”余顿时面红耳赤,“撑破了,撑破了”,悻悻回答,酒杯半空停顿,那份尴尬,恨不能跃入桌上靓汤,淹之夭夭。
粗归粗,不过余还是那种“大事不糊涂,小事尽管过”的性情中人。一般工作磨擦,同道啮唔,名利相倾,飞长流短,大可不必认真,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争不来,斤斤计较,别人看了也没了水平。原则问题,大事大非,关键事情,每天工作那就是应严肃行事;关系生存、衣食住行、肉体精神,生命健康就要认真对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徙。工作、金钱、家庭、子女,地位,名誉……本该是生活的快乐所在,却都要往心里去,都要争个清楚;事无巨细都要打点仔细,都要弄个明白,生活的压力无形中变大了,变成了背上的枷锁,那人生是否太累?
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只要欲望值调到比得到的东西稍微低一点,就会快乐。试着粗线条些,便有足够的宽容,也许幸福快乐离得更近。
粗线条生活的好处,就在于真实、真心、真情、真诚,素面朝天,心灵无绊羁;随心、随便、随遇、随和、随意,驾轻就熟,身体少负担。就是遇到上面所说的尴尬,也是坦然笑之,淡然处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