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的关键
“万家医院相继开,高楼大厦盖起来。富人有钱住进去,百姓门外多徘徊。”这一首来自民间的“医改歌”,一针点见血地破了我国当前医疗现状。不过对于这个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承认,中国过去10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我国卫生总费用居然只覆盖了20%人口的卫生服务;八成政府投入的医疗费为各级干部所占用。
换句话说,80%的国民看不到病或看不起病;而80%的医疗费却被占人口少数(还不能用“极少数”,因为现在的各级干部职级房上叠瓦,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难道少吗)的各级干部“侵吞”。
可怕而可悲,现有资源分配的极端不公,是谁造成?谁制订了这种荒谬的医疗改革?又是谁操纵了这近似于草菅人命的案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想当初,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事业卫生工作还是做得很有成效的,用2%的医疗资源,保障着20%人口的医疗健康。就因为那时的共产党各级干部心中装着老百姓,制订政策想着老百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前一阵听说我国医疗改革要参照“英国模式”;这几天又透露出要搞多国模式的复合体……。不管是西式,还是中式,抑或中西碧合,老百姓关心的不是哪个模式,而是要求共产党的干部,尤其是制订医疗改革政策的干部,心中放着衣食父母的百姓,不要一味为你们个人或小圈子里的干部们倾斜政策,更希望医改的结果是让人人都能看得起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