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家长的心路历程:写在新学期之初
(2009-02-09 09:35:28)
标签:
教育育儿新学期家长心路一年级杂谈 |
分类: 育儿手记 |
今天是元宵节,小孜同学开学了,又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外面的鞭炮声隆隆,我坐在电脑前无心工作,来回顾一下我这个做家长的在小孜同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心路历程吧。
1.开学之初:充分信任
小孜同学刚入学那会,我是充分相信他能够很好的胜任的小学学习生活。这一信任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小孜同学的个性,小孜是个要好且有些胆小的小男生,对 于老师的话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老师要求的事一定会认真做好;二是小孜同学所受的学前教育,自小孜出生后,我们一直坚持亲子阅读,大量阅读使得他比同龄的孩子有更广的知识面,很大的识字量(3000个左右),这些积累使得他能够对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的学习驾轻就熟(开学之初家长会上老师要求家长配合一年级孩子做的工作,我们基本上在小孜同学的幼儿园阶段已经完成了)。
小孜同学入学之初的表现基本上印证我对于他的小学生活的设想(详见开学两周)。由于表现突出当上班级的9、10月之星,还是班上的认人大王(开学不到两周的时间认识的班上近30个同学)。老师在家校联系册上对他的评价也很不错:在学校表现很好、学习习惯好、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听讲、知识面也较宽等。
第一次拼音测验(2008年10月16日)小孜同学考了93分,有5分是因为不懂得考试规则,很快做完试卷,闲着无聊看语文书被老师发现扣了5分,还有一处漏做被扣1分,真正因知识点没有掌握的而被扣的只有1分。我们与他一起分析了试卷,向他说明了考试的规则、方法,如何检查防止漏做,同时觉得对于小孜同学一年级的学习,不应该只关注他的分数,并在家校联系册上写下了:“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那时心态总体来说还是平和的,因为我们觉得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更何况是因为他不懂考试规则造成的。果然,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考了100分。数学在期中考试前也测试过几次,偶尔的错误也多是漏做、看错,总体来说成绩都还不错。
我以为这样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心中窃喜,认为上天送了我一个超级省心的儿子,这一想法一直保持到期中考试结束。然而,状况出现了。
2.期中之后:综合焦虑
期中考试后,小孜同学的数学学习进入20以内的加减运算,这些内容小孜在上中班与大班时都接触过,原以为没有问题,但是在每天帮助他检查作业时都会发现存在1-2题的错误。错误的类型就是两种,不是看错就是漏做,经提醒仔细看一遍都会做,这一状况持续了一个星期后,觉得有必要提请注意,要求他每天作业后自己检查后再由我们检查,然而状况并没有得到任何改观,那一阶段每次查作业发现他又犯老毛病时,忍不住怒火中烧,语言与态度也是十分恶劣。
威逼不行,又改利诱,那阵小孜同学想买一个保温的水杯,没有直接满足他的要求(开学时买过一个水杯,没多久就被他给弄坏了)。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如果连续9天作业全对,就可以买一个新水杯,然而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粗心大意而发生的错误依然存在。
利诱不起作用,只好求教书本。连夜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制作“魔法小纸条”,刚开始两天还是很有效的,可两天一过又恢复常态。就在我为小孜同学表现焦头烂额之际,老师那边的短消息也来了,反映情况:一是小孜同学近期总是迟到;二是连续几次语文考试成绩接连着退步。收到消息那晚,我在小孜同学的家校联系册上写了满满的两页,希望从老师那里能寻求到一些良策。老师第二天就将信息反馈回来,她认为小孜同学的作业与考试中所犯的那些错误主要是与他平时的习惯有关,还说小孜同学在学校里经常将桌子上堆的一团糟,建议我们应该注重小孜同学的生活习惯培养。
老师的留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对于小孜同学平时乱七八糟、颠颠倒倒我是知道的,例如经常将裤子穿倒、东西一转眼就找不到等等,因为有我这个妈跟在他后面操心着、收拾着,在家里也没觉得这些问题成为问题,离开了妈妈在学校这家伙竟然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他所常犯的错误其实就是他的生活习惯在作业中的折射。同时也认识到:只有家长退一步,孩子才能进一步。
3.学期期末:归于平和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有了努力的方向,我心释然。我知道孩子的一些坏习惯是家长习惯的再现,好习惯的养成也绝非一日之功。在《我的成长脚印》中“家长对我说”一栏,我给小孜同学写下了这样的内容:“新学期希望你改掉丢三落四的习惯……”
新学期伊始,让我们一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