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赔28赚投资案例:与海航合作并购天津海运
(2018-07-04 21:32:31)分类: 投资机构是如何赚钱的 |
(2020年5月22日修改)
•初识陈峰,1992年
早在1992年,我正与“首富”牟其中谈合作,牟其中引荐了一个叫陈峰的人与我相识,在当时,还没有海航,而陈峰只是一个体制内的“官员”,会谈间,陈峰讲述:正在筹备海南航空公司,希望牟其中出资合作。时年,牟其中51岁,陈峰39岁,我30岁。
我对航空运输业一窍不通,作为晚辈,只能傻呆呆听他们交流,尤其是当牟其中讲述“裤衩换飞机”的经历,让我耳目一新!看着陈峰入迷一样的表情,我看出他内心的澎湃!
(批注:牟其中裤衩换飞机启发了陈峰,开启了海航“借钱”发展之因,也注定了它日后必崩塌之果!)
•我的准创业和海航同时开启,1993年
在与牟其中会面,巧识陈峰后,早已忘记了这段经历,全身心投入到央企的改革之中,长城电脑如日中天,一台个人微型计算机(现在叫电脑)售价在30000元——60000元之间,为了抵御浪潮和东海国内品牌竞争,打击走私的康柏、AST等国外品牌走私,我带领团队创立了“金长城连锁经营体系”,第一次将特许经营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第一个本土连锁品牌。
在“金长城”位于北京中关村黄庄第一家旗舰店开业时,我迎来了牟其中和陈峰,他们是作为嘉宾参加开业典礼,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胡召广亲自剪裁。在庆典宴会上,陈峰说:我受牟总启发,借了1000万元,我们的海南航空公司开业了!
(批注:裤衩换飞机只是传说,能将传说付诸实践的才是神仙!)
•我个人转业遇到王健,2008年
2008年,是我个人转业的一年,南方暴雪灾害,汶川地震灾害,流年不利!但是,也是北京奥运会举办的一年,转变带来希望!
说转业,并非从军队转业,而是从企业运营管理向投资管理转化。
对于一个47岁人来说,选择转行业是一件高风险的选择,但先后在央企、外资上市公司企业做高管,经历了上市等,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可谓身经百战,厌倦了一眼就看到退休的职业,转业是职业生涯的自然转身,是必然之选。
海航,是我早年接触过的企业,也是当时中国少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是海航一个重要板块,我给陈峰写信表达了转业意愿,不久,时任海航二把手的王健来京与我会面。
王健,一位非常和善的人,在交谈中,我发现:如果说陈峰有牟其中的思想,而王健才是实践者,海航15年来的飞跃,离不开这个二当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健依然“靠借钱过日子”,其内部发行的债年息高达14%,负债率高达93%,我敬佩之余,后背发冷!
(批注:能够借钱发展的人是有本事,善于借钱的人是真本事,能借能还才是真神仙!)
•我与海航的第一次合作,2014年
虽然与海航有了接触,但最终还是没有加入,选择了国内另外一家知名的投资机构,所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了1000亿元。
2014年,海航并购A股一家上市公司,将近200亿元的标的,由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操盘,海航120亿元劣后,另外的资金组成20个资产包,每个资产包1:3,即1亿劣后,3亿银行固定收益配资,最终组成了两层结构。
在海航的120劣后资金筹备中,最终还是银行出资,连劣后的钱都是借来的,是不是很神奇?
在发行的20个资产包,我代表的机构拿到了1个,这实际上是王健给我的一个“赚钱机会”,事实证明,海航并购A股这家上市公司后,在6个月后,股价由5元涨到了12元,我的一个亿变成了4个亿,赚钱了!
*重要说明:本案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未经允许不准转发!
(批注:海航的信用使得它不花一分钱完成了并购上市公司,那些跟投的人也赚得盆满钵满,这既是资本运作!)
•天津遇张健,2016年
这一年,我已经在华商最骄傲的企业正大集团任职一些年份,我们在天津与海航集团联合收购了一家物流企业,这家物流企业在全国位列前茅,在汽车、电子产品、冷冻食品和医药四大板块占据优势地位,最有特色的是它拥有中国天津港进口冻品唯一检验检疫实验室,掌握这合法进口检疫大权,掌握中国冻品进口的70%流量,这是一个巨大的跨境电商平台资源。
正大集团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农业产业为主的综合集团化跨国企业,可以利用天津口岸,以及这家物流公司打造一个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于是,我奉命奔赴天津与主要股东洽谈合作事宜。
虽然泰达集团是该物流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但位列二、三位的是正大和海航,张健先生担任这家物流公司的董事长,他听到我的建议,十分赞赏。此外,张健在融合泰达、海航和正大的合作关系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我想起海航王健,二人同有一个“健”字,都是干实事的人,于是,我致电王健,希望他背后推动此事,王健欣然允诺。
令人遗憾的是,三家有实力的股东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我们最终失去了一个可能打造1000亿市值的创新商业平台的机会!
(批注:钱多不“合”未必能成事,只有那些能在金钱与商业架起桥梁的人才是真的操盘手!)
•海航“意外”失足,损失大将王健,2018年7月3日
2018年7月3日,这是一个令人难过的日子,海航二把手王健“意外”失足。
在海航组织的追思会上,我没有说一句话,心理思忖:一个1万亿资产,7000亿负债,银行围剿的海航,少了干将王健,恐日薄西山。
这一年,王健只有出售3000亿资产,才能获得银行集团的“同情”,半年过去了,只卖掉了1500亿元,许多优质资产被“贱卖”,所有人都明白,王健失足的真正原因,海航时代过去了!
(批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我去海航?2020年春
如果说:疫情是压死海航最后一棵稻草,可能所有人都信!
我说:海航有今天,在当初成立时就注定了!
一个靠借钱起家的企业,一个靠借钱“吞并”国企的民营企业,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它创造了奇迹,但是,如同一个“前空翻3周+1080度转体”的运动健将一样,最终要“落地”,而落地就是“还钱”。
海航,是中国民营企业24个世界500强中“产融结合”最好,产业基础最强的产业集团,航空运输是主业,疫情的确使得海航的主营业务下降了95%,这就是资金链本已崩断的状态更加恶化,若不是海南政府退关,恐破产了。
对于运营管理与投资管理均擅长的我,此时加入海航,是完全可以发挥价值的,但是,王健已去,“知音”难觅!
我只是祝愿:海航尽快找到另一个王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