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看中美影视业发展

分类: 投资机构是如何赚钱的 |
赴美国考察第三个项目:影视产业IP运营,提起影视,每每想到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侏罗纪公园等美国大片,造梦,也就成了Hollywood(好莱坞)代名词,它不仅给许多影迷带来无穷的视听盛宴,让人痴迷;同样是来自全球各国的艺人准求事业梦想的乐园。但殊不知,美国电影业最具盈利价值的是IP,了解美国IP运营,有助于发展我国电影产业。
1、什么是IP?
IP是英文IP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它包含一部电影从创意到成片及衍生品,业内人士均知道,一部电影剧本阶段就包含创意、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服化道音光美设计稿,制作阶段又包含外景拍摄、文戏拍摄、特效CGI制作等,后期制作还包含合成、剪辑、音乐音效、配音等,这一切构的智力价值构成了一步电影的IP。
但,本文仅就创意IP论述中美电影的差异。
2、IP的商业运作
美国,好莱坞就是电影的代名词,因此,美国电影IP的运作就成为全球化标准。电影IP的载体就是剧本,一部好剧本的诞生,可以来自漫画、文学作品,也可以独立创作。但成熟的电影市场,往往会一体化运营,即将电影剧本、漫画及衍生品产业化策划和创作,而电影往往成为开路先锋,用来开拓市场,一旦影片成功,不仅续集可以持续赚钱,连同电视播放权、网络播放权、主题乐园、周边产品等都成为特许产品权益,因此,无论电影或其衍生品的商业运营均由IP许可完成。IP构成了美国电影产业的核心。
http://s13/mw690/001wLXRbzy7jZckpTAw6c&690
以美国知名产品《侏罗纪公园》为例,这部电影连续拍摄了多部,皆因第一部电影的成功,这部电影成功之后,除了电影本身播放权之外,玩具市场每年给环球影业公司带来不少于10亿美元的收入,全球4个主题乐园,平均每个乐园影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因此,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创造出“永不落幕电影”的商业奇迹!
美国电影成功,有许多原因,规范化的运营是保障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3、立法是保护IP价值及影视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1)
美国的IP保护制度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立法为主,美国独立不久,国会就通过了1790年版权法(Copyright
Act of
1790)。在电影诞生之后,依据法律,即便是一页纸的故事大纲,也受到保护,即便不登记,也没有任何的IP著作权证书,只要著作权人有效保存其原创作品,就成为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依据。
(2)
行业规范化管理
美国电影协会,是电影行业自行管理的组织,下设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经纪人等专业分会(工会),从业者必须加入电影协会,才能从业。因此,编剧可以把自己创作的剧本在电影协会进行登记,这样,投资人或制片人就可以通过行业组织了解到每个编剧的作品。
经纪人,是美国电影行业的特殊成员,也是电影协会的注册会员,持牌的经纪人,可以帮助剧编剧寻找投资人或制片人,也可帮助制片人寻找电影制作各个专业的创作人员。
若电影协会的会员违背了行业规则,盗版或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他人IP,将被判处终身禁入。
行业自律,是在法律之外IP权益的保障。
http://s15/mw690/001wLXRbzy7jZape2aq2e&690
(3)
许可协议
任何一个IP的交易,均由许可协议完成,许可协议约定了IP的使用业务范围、区域范围、时间等要素,被许可人只能按照协议进行二度创作,并按约定实现收入分配。
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得电影整个产业链各个参与者均获得收益。
4、IP的交易
(1)
剧本交易
美国的编剧获得收入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一次性出让,投资人可以按约定价格一次性买断一个IP,可以是一个故事梗概,也可以是文学剧本,更可以是分镜头剧本。第二种,IP版权许可交易,IP著作权人通过票房分成获得收益,通常,一部好的作品,票房分成远远大于一次性卖断。第三种,签约制度,许多知名编剧都是大的影业公司的签约御用编剧,影业公司雇佣编剧,编剧所创作的所有作品,雇主有优先购买权,若雇主不使用该IP,则可以从第三方购买者分得部分收益。
在美国电影协会中,有专门的电影剧本交易机构,投资人或制片人(电影公司)通过经纪人获得剧本的信息,并委托经济人与著作权人洽谈IP交易的细节。
(2)
电影制作
美国具备了专业化、工厂化、流程化的电影制作规范。
无论是投资人(独立制片人)、电影公司,完全可以不组建任何电影制作部门,当需要投资一部电影时,可以通过经纪人寻找到该部影片的所有专业创作人员,甚至连代表投资人利益的“监制”都可以临时聘用,所有制作过程,也通过协议来约定。
电影的制作过程由制片人主导,相当于一个企业的CEO,但由于电影制作是艺术创造过程,因此制片人就需要一个COO,就是导演,导演负责完成影片的艺术创作过程,监制仅仅是代表投资人对制作过程进行监管,不参与决策。
专业的工业化制作,也是好莱坞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的许多大片,都涉及很多制造过程,不仅是摄影棚内场景的建造,也涉及各种道具的制造,更涉及一些高科技道具的制作,例如:机器人。随着IT技术的发展,以CGI为代表的电脑技术越来越取代了实物场景及道具,即演员在绿幕前表演,所有场景或道具均有电脑制作并在后期合成。
http://s3/mw690/001wLXRbzy7jZcvwHAub2&690
例如:一个特效化妆小组就可以组建一个公司,这家特效化妆产品商店,背后是20人组成特效化妆专业人员,每年可以有大约1亿美元的收入,利润也超过了1千万美元。专业化成为了美国电影产业工业化生产的基础。
(3)
完片与电影发行
美国电影行业能够实现超过85%的完片率,完片保险的介入保障了投资人的利益,因此,在美国基本不会出现投资电影血本无归的情况。同时,无论是制片人或导演,如果不能完片,他的职业生涯就行将结束。
美国的电影发行主要由8大发行公司承担,一部片要大卖,若无8大发行机构承揽很难成功,这些发行公司有十分专业的票房分析专家,他们依据编著、导演、演员的知名度以及题材,就可以准确预测票房收入。另外,发行保险的承保机构也聘请第三方票房分析师进行票房预测,从而决定是承投保及承保金额。
由于保险的参与,使得投资顺利进入,由于制作与发行的专业化运作,使得影片获得完片并成功发行。剩下的就是市场检验的过程了。
(4)
主题乐园及衍生品
A.
主题乐园——永不落幕的电影
http://s15/mw690/001wLXRbzy7jZc4LatE5e&690
一部电影的成功,并未预示着它使命的完结,聪明的美国人发明了主题乐园,在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观众可以亲自体验电影的制作过程,也能看到现场的放映及表演。大多美国家庭,每年至少光顾一次环球影城,即便你不懂英语,一样可以感受到愉悦的体验。
http://s13/mw690/001wLXRbzy7jZc7wOugcc&690
坐落在洛杉矶的好莱坞环球影城有数十个IP组成的演出场所,不仅仅是观看电影,而是参与影片的制作过程,更加有诙谐的解说及精彩的现场表演,让你感受到观影之外的特殊体验,我问环球影城COO:是什么让这些游客痴迷?他笑着说:环球影城卖的不是IP,我们卖的是“快乐”!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让我了解了美国电影带给人的真正奥秘:你会因为需要快乐,而经常来这里,这就是电影IP的附加价值。
5、给国人带来的启示
(1)
中国电影乱象
权威机构预测,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将超过600亿元,很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影市场。然,中国的电影IP何时能赶上美国?各种乱象,是制约中国电影创作行业发展的羁绊.。
A.
乱象一——法律形同虚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庚午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通并实施,虽然比美国较晚,但应早于中国电影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但是,抄袭之风盛行,这已经不是有没有立法的问题,而是守法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新人,即便能够创作出独特的创意IP,只要泄露出去,基本就无法挽回,别人侵权,著作权人很难维权,因为举证责任在原告一方,对于一个智力活动,缺乏对创意IP的登记制度,即便登记了,人家稍微改一下就可以成为所谓新IP。
以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其核心IP是来自荷兰的一个团队创作的,核心价值就是“盲选+转身”,并把中国区域版权许可给了灿星公司,但第四季之后,灿星将这个十分有价值的创意IP该成“遮挡盲选+下冲”,躲避了IP法律限制,中国人的聪明用来践踏IP的尊严!
以电影《绝世高手》为例,完全抄袭周星驰的《食神》和《功夫》,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扼杀了中国电影IP的创造力。
B.
乱象二——黑投资人
中国电影行业是最容易洗钱的行业,一部电影成立一个公司,拍摄完成,不论是否卖出去、卖都少,都可以关闭。公司,就是草台班子,虽然貌似有制片人、总监制等头衔的人监管制作制作过程,但有些人经常出现合伙坑害投资人的现象。中国每年投拍大约1000部影片,但完片率不到一半,上映不足1/3,赚钱不足5%。
中国电影制作缺乏保险介入,使得投资人的钱处于极端不安全的状态,但许多所谓电影人,尤其是所谓制片人,专门坑投资人,这种现象并非罕见,好的可以私分钱财,用少的钱制作电影;恶的基本就是骗局,以各种理由使得影片根本无法制作完成,最终钱到手散伙。
例如:本人层曾受某投资人委托,对一个投拍的电影进行审计,这部电影投资2.77亿元,其中0.5亿元用来制作,其余的钱均被制片人协同剧组演职人员私分,整个制作费全部都是白条,账务乱七八糟,无从查询,剧组解散,公司注销,尚欠一些第三方机构1000多万元尾款,制片人由他人代持其股份,然自己却实际控制电影制作尤其是财务,投资人虽诉讼,但因证据不足难以结案,投资人要没有及其专业且敏锐的观察力,很难保全自己的钱财。
C.
乱象三——从业者道德低下
本人无意贬低电影人,但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站在中国电影业健康发展的立场,必须揭露某些人道德品质的低下者恶劣行径。
在中国,一提到名人,多会想到明星、名导演等,但这些人中不乏道德低下者,在一部电影制作中,恶意提高自己的劳务报酬,影片制作费用中50p%花在了艺人片酬上,但丝毫不顾影片制作质量,中国的电影制作周期1-2年,大多时间化在前期和后期,真正的拍摄时间多为2-3个月,因为拍摄过程的花费极高,此外,制作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艺人档期短,这些人为了赚更多钱,一年要接熟数个通告,有的一线明星一年包含电影、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多大40余部,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只有2个月的拍摄周期,较比美国至少1年的时间少了许多,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何以创造出优质作品?相比之下,美国一部电影拍摄至少6-12个月,有的长达3年,人家出优品是精耕细作完成的。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社会在进步,但由于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使得公众信仰缺失,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在精神领域,以明星为榜样,羡慕明星的艳丽与生活方式,社会对艺人的盲目崇拜,也促成了艺人私欲膨胀的根源。
D.
乱象四——行业缺乏自律
中国虽然也有电影家协会等行业组织,但也仅仅是学术组织,无法对电影制作起到监管作用。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经纪人等无需成为会员即可从业。
没有对各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评级,也就难以确定这些从业人员应取得的劳务报酬价格,也就难以避免某些艺人漫天要价。
最难解决的,就是如果艺人违反协议,没有任何组织阻止其从业,缺乏对违规者的惩戒,也就难以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中国电影的亮点
中国电影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消费市场增长以每年超过25%的增速发展,年票房总额超过600亿元,将成为全世界第一电影消费大国。
每年制作1000部电影,虽然烂片很多,但也出现了许多优质影片,在商业电影中不乏《战狼》系列、《红海行动》、《美人鱼》、《囧》系列等;在文艺片中亦有《芳华》等,但商业化较比文艺片更加卖座。
中国许多电影人开始成为投资人,将投资、制作成为一体,有助于行业自律,有助于保障影片质量。
但,在中国电影票房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提升中国电影IP的价值,就成为电影投资人及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课题。
(3)
中国电影行业的必修课程
A.
立法与受法
在《著作权法》的基础上,制定电影IP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实行登记备案制度,让一页纸的创意成为激活整个电影商场的核心价值,促进更多有才华人员参与原创,根据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规律,IP保护,是整个电影产业的根本,我们应当予以借鉴。
B.
建立行业工会,严格保护IP及交易
在电影家协会基础上,设立个专业分会,建立会员制,凡是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考试方能进入。
对个专业人员建立专业等级评价系统,会员资料每年更新一次。
设立专业手受理版权争议及劳务争议的专业委员会,协助仲裁解决争议或协助死法机构判决。
制定电影制作的专业标准规范,用于约束电影制作过程。
C.
提升IP的原创能力
艺术院校,除编剧专业外,还应设立与电影产业相关的创意学科或专业,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创作技能。
建立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政府出资,对中国历史、古典文学、文化、民俗等进行挖掘,提升电影创意IP的源泉,
以财政、金融、投资等角度,鼓励对民营机构对原创IP的投资与交易。
D.
拓展中华文化向异国渗透
观察美国电影向全球的输出过程,皆因其文化的渗透,美国式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渗透及腐蚀能力,所谓的“个人英雄、科幻、高科技、奢靡生活”的元素,将美国价值观巧妙渗透到人们的心理,无论你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人,很容易通过这些视听体验所迷惑。
相比之下,华夏文明岁源远流长,但对异国或异族的渗透不足。
中国要强大,必须加强文化渗透,让全球人能够充分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哲学的实用与时效。
加强中医、饮食、美术、文字、戏曲等元素的公益化、生活化、文明化的推广力度,让政府、NGO、企业均肩负起这个责任,无文化渗透,中国电影IP很难走向世界!
E.
电影IP产业化布局
提升电影制作的艺术创作能力,提升电影制作专业化、高科技化、工业化生产能力,无论是服、化、道、音、光、美,还是特殊化妆、特殊道具、CGI,都需要专业化分工并协作,优先引进美国专业人员,或委派人员去美国学习。
鼓励财务投资及产业投资进入电影IP及后期创作领域,鼓励保险也参与电影制作与发行的全过程,确保产业链各角色均获得良性发展机会。
(4)
中国泛影视产业的投资机会
A.
IP
如果中国电影能够建立守法、合规的良好氛围,IP版权交易,有机会成为爆发点。
目前,中国电影不缺投资,虽然缺少技术,但资金足够,能够制作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优质影片。因此,优秀的IP会成为带来巨额商业价值的投资品。
签约具有潜质的创意专家或编剧,尽量在某一题材形成相对垄断优势,从而控制该类型IP全部市场权益。
手中握有一个优质IP不仅可以从电影票房获得超过数亿元分成,其海外授权、电视播放权、主题乐园及其它衍生品授权收益可以超过票房收益的10倍,且长期受益。
B.
主题乐园
全球最成功的主题乐园有三个,除了嘉年华以游乐为主,其余两个均与电影IP有关,一个是《迪士尼》,另一个就是《环球影城》。
中国,北京,通州,拟建设全球第五,也是最大的《环球影城》,核心部分投资500亿元,中方全部出资占50%权益,而美方IP就占据另外的50%,这无疑是割地赔款式的协议,让美国IP获得持续高收益,且不承担任何风险(美方获取的是门票的50%)。
这是一个IP弱国与IP强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这就看出,电影产业,IP是核心。
中国的电影主题乐园如何发展?
第一,
弯道超车,想办法投资或购买美国优秀IP、电影公司。
第二,
挖掘具有商业价值的国产IP。
第三,
挖掘具有中国文化的元素,融入除电影以外的文化元素。
第四,
提升自身主题乐园的科技含量。
一个成功的主题乐园,每年至少可以带来超过200亿元的收入。
C.
虚拟院线与发行
中国电影市场,以消费市场为主,院线仍是高速发展的领域,但院线投资高,回收周期长,如何打造中国式院线,并已较少的投入获得超额收益,成为投资人和业者的必修课题。
院线的收入占整个票房的40-50%左右,虽然运营费用较高,但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如果在发行方式改革,在院线运营做改革,完全可以提升投资回报率。
6、思考题
如何在仅有5%成功率的电影市场,发现优质IP?选择出优质产品?
如何有效管理一部电影的制作,不被坑,确保完片?
如何建立有效的营销、推广、发行体系,让投资获得回报?
如何建立更加长期的产业投资体系,让投资成为可持续高回报?
如何建立一支投资、管理的专业团队,以完成每一个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