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逆水流龟”村堡 意外记

标签:
四处溜达的日子 |
分类: 行千里路 |
http://s14/mw690/5378583dgcf5e448609fd&690
为了找这个地方,还真是费了一番力气。谢谢亲爱的龙妈龙爸,不辞辛苦陪着俺访东问西~
真让俺们给找着了!它的保护措施几乎空白,破破烂烂地掩在一片住宅楼的里面,四面环水。
【逆水流龟村堡】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白沙村,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为虎门白沙人郑瑜所建。郑瑜是明末进士,官至太寺少卿(古时为四品官)。全村呈正方形、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889平方米,边长为83米。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护寨墙。村堡布局取形于龟,因北面有溪水迎面而来,故称逆水流龟。村堡四周是18米宽的护村人工河,因四周环水,故人们又称该村堡为白沙水围村。
http://s5/mw690/5378583dgcf5e44528cf4&690
俺们三人在白沙村绕了一大圈,没发现它。只好下车问当地人。可是年轻人根本摇头不知。
于是,俺和龙妈商量下,决定去问老年人。但此地的老人大部分都是讲白话的,不会讲国语。权且试试吧。
在一处小广场,俺逮着个老人就问过去,好容易问到一个正在井边打水的老先生,终于听懂了!
PS: 问路不能问“逆水流龟村堡在哪里?”,而是要问“水围村。”因村民们只用这个名字。
他指给俺俩看,告诉从这边走过去,不远。可是他指的路分明是一片住宅楼,哪里有什么老房子?!
无奈,俺俩回去告诉龙爸:应该就在这附近,边走边找吧!
又绕了一圈,最后从两幢房子的夹缝间无意中看到了它。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
走过一条已经被修成水泥道的小桥(它原本是可以拉起来的木吊桥,算是龟尾的),城堡墙上镶着介绍。
http://s11/mw690/5378583dgcf5e44b16d1a&690
俺和龙妈正看着呢,身边不知何时来了个老人,问俺们从哪里来的,怎么知道这里。
这个倒让俺难以回答,怎么讲呢?俺喜欢看老房子,来之前在网上搜罗了一堆广东的老房子信息,这里是其中一处。因为它离得最近,所以先来看它。没想到它这么破烂不堪,倒让俺隐隐有点失望。
老人家倒是兴致勃勃,他说难得你们大老远来了,来,我带你们走近看。
咣当。。。拉开了今天奇遇记的序幕~ 是俺喜欢的桥段,比如寻古遇仙记一类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4/mw690/5378583dgcf5e44e90bc3&690
老人如数家珍:“上面垒墙的这个,你们猜是什么?”
俺们伸长了脖子,仔细瞅瞅:“有点象生蚝的壳?”
http://s13/mw690/5378583dgcf5e450f681c&690
其实老人家的口音很重,俺连蒙带猜地听,也能七八分弄懂。
把蚝壳堆在城墙上,防止土匪入侵----爬墙一是不稳,二是能提醒城内的人。
http://s6/mw690/5378583dgcf5e453ab245&690
从破烂的城墙看过去,可看到式样极简洁的老房顶。
http://s1/mw690/5378583dgcf5e455ef350&690
百度上看到的:
白沙是一个古村落,在明初曾设巡检司署,海奉为盐埠,又是我国佛郎矶大炮的最先生产地,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如此规模,保存如此完整,在全省不可多见。
http://s10/mw690/5378583dgcf5e4590e829&690
创建该寨的主人名收郑瑜,他是明崇祯四年2632进土,授吉安推官,旋摄广顺府事,后因平乱护民有功,内摆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知太平府,迁上江漕诸道,又转山东按察副史,督催直隶江西湖广军需,屡著劳绩,升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官。告老还乡后卒于家,享年82岁,著有《焚馀集》。
http://s10/mw690/5378583dgcf5e45c71199&690
郑瑜之所以要采用龟形图建村,一方面是因为龟有大富大贵、长命百岁之称。
http://s16/mw690/5378583dgcf5e45f4ea3f&690
另一方面,据说是因为当时京城有变。为了保护财富,为建造水围村、保护太子、做“反清复明”准备之用,郑瑜将七船金银运到白沙。
http://s10/mw690/5378583dgcf5e46254889&690
城墙的四角,用糯米汁和石灰拌在一起加固,就算是用炮打也不易损坏,所以又叫“金包银角”。
http://s1/mw690/5378583dgcf5e466f2fd0&690
“逆水流龟村堡”的围墙,据说也是郑瑜派兵士拆取邻近烽火台的砖筑成的,所以才有“拆烟墩,建水围”之传说。
http://s3/mw690/5378583dgcf5e469cb2a2&690
这些老墙有几百岁的年龄了。仍未被风雨完全侵蚀。
http://s6/mw690/5378583dgcf5e46dc52d5&690
http://s15/mw690/5378583dgcf5e46f87f7e&690
http://s3/mw690/5378583dgcf5e471de0f2&690
这颗古龙眼树,被雷电所劈中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去年突然活过来,今年还结了一百多斤龙眼。“特别甜!”
http://s7/mw690/5378583dgcf5e474b1566&690
从古村堡唯一的大门“聚保闾里”进入村内,有一条横穿东西两端的直巷。
http://s14/mw690/5378583dgcf5e475ef7ad&690
村内排水渠、水井设置合理,最神奇的是村内纵横交错的排水渠。
排水渠宽约20厘米,深约10厘米,老人说,这么小的排水渠无论下多大的雨,雨水都能及时排走,从没被水淹过。
http://s2/mw690/5378583dgcf5e4418df61&690
“逆水流龟村堡”内有两口古井,一口为食井,一口为暗道井。食井为村里人的饮用水源,暗道井为村里人逃生之用。食井的井水清甜可口,井水源源不断。“就算是在干旱季节,食井也从未干过,即使水已见底,但十几分钟后,又会有水渗出。现在已搬出古村的村民也常来此打水饮用。”
这木门在村里算是保护得比较好的。
http://s1/mw690/5378583dgcf5e47887e40&690
小院落各处也干干净净。
http://s10/mw690/5378583dtcf5e769a16d9&690
http://s1/mw690/5378583dtcf5e76b7d820&690
http://s2/mw690/5378583dtcf5e76d33fd1&690
http://s4/mw690/5378583dtcf5e772a5053&690
http://s14/mw690/5378583dtcf5e7751346d&690
据说这些老屋曾庇护过明朝逃难的太子。
http://s14/mw690/5378583dtcf5e777de5ed&690
因年久失修,村内大部分楼房现都已面目全非。不过,檐上的雕梁画栋却依然醒目。
http://s6/mw690/5378583dtcf5e776529a5&690
因为麒麟、凤凰、孔雀是吉祥、富贵、平安的象征,所以村里的梁柱、门楣随处都可见到以麒麟、凤凰、孔雀为题材的雕刻。
http://s6/mw690/5378583dtcf5e779c9545&690
这面危墙兀自耸立,仙人掌还在上面开花。俺疑惑的是它怎么长啊?从空气中吸取养分啊?
http://s11/mw690/5378583dtcf5e77a75cca&690
随处可见墙角细碎的小花。
http://s9/mw690/5378583dtcf5e77f53aa8&690
老伯带俺们到他家里洗手,抹他自制的药水:此处蚊子可真不少,俺和龙妈腿上都被叮得一片一片的红疙瘩。
这里俺们才知原来老伯是郑瑜的十二代传人。他已经八十多岁了!真是没想到!
http://s13/mw690/5378583dtcf5e780c7a2c&690
他指着这龟说,才养了五六年,就已经长这么大了!
http://s7/mw690/5378583dtcf5e7825dfa6&690
小院被老人家收拾得很利索。
http://s16/mw690/5378583dtcf5e784a9fff&690
房间里也是井井有条。
郑老伯的老妻已经去了英国,因为女儿在那边;儿子也去了香港。只有他舍不得离开,因为要守祖屋。
他很高兴地告诉俺们,政府已经拨款决定修缮村堡,下次我们再来玩一定好看得多!
http://s6/mw690/5378583dtcf5e7890cf05&690
可他已经八十多岁了。。。祝老人家长寿平安。希望老人家的开心不会落空,修缮计划按期开展。
http://s3/mw690/5378583dtcf5e78bb96e2&690
http://s12/mw690/5378583dtcf5e78e29d2b&690
告别了郑老伯,俺们继续在村里逛悠。
http://s16/mw690/5378583dtcf5e78f843ef&690
村内72座房屋统一格局,分布在直巷两边。四周围墙内的小房则是马房。所有房屋均为一层,青砖青瓦。
http://s4/mw690/5378583dtcf5e79405623&690
因为还未被开发,没经过重建、翻新,所以现在呈现在俺们眼前的“逆水流龟村堡”,才是最真实的。
想到这儿,俺又觉得矛盾:修是肯定该修的。只要是修旧如旧,便是好的。
但一旦修好,游人纷至沓来,对它是好事还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