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Z二三事
标签:
桃色传闻工作间大牙龙套圈子流行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9/0115/1231990671.jpg
老Z二三事
用“某某二三事”作为文题,显得随意些,作者的回旋余地就大,倘若文章写的杂乱,也就预设了可以推诿的伏笔。
而我这篇随笔的写作欲望能被推动,完全得益于偶尔在网络论坛中见到的一张具有新闻意义的照片。换句话说,这“欲望”还是老Z推动的结果。那幅图片其实很平常,但却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关于老Z的桃色传闻,进而老Z的一些事情也涌入脑际。当然以时下流行的观念,这年头人有个把桃色传闻也许并不是件坏事,因而估且不论。画面上,老Z与年轻的桃花们在一起并列相拥而笑,那种“丛中笑”的样子忽然让人产生了呕吐感,即不美而下作。一片枯叶与一束鲜花,那种对比极不和谐……恕我不能将这场景描绘得具体形象些,因为毕竟还要为人作点儿保留。
我这才想起与老Z的交际已经中断有几年的时间了。
但即便如此,却不令人遗憾,说明很是自然,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稍加梳理,即觉得与老Z的交际内容多半是以听他的倾诉为主。他倾诉的模式是:“三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然后你就会想到他的倾诉开始了。自然这好消息与他人是无关的,与公众也是无关的。他的“成果”,他的“观点”,他春风得意地张开大嘴露出大牙等等,会一股脑地展现在你的感官范围之内。也许这“成果”质量与你的类似,也许这“观点”与你的雷同,但你得倾听,虽然你张开的嘴巴没有他的圆周大,也没有他那样的牙齿质量。然后就是,他倾诉他的,你只要说“是吗”、“好”、“太好了”,一边思索着如何恰当地接过他的话题,找个借口尽量自然地告别就可以了。
而在下次见面,他基本上还是要祥林嫂般再次重复倾诉过的内容,你也要鲁镇人氏般再次寻找告别的借口。
我承认以上及其以下写得很是隐晦,这大抵是要给老Z留些情面,否则有一天见面,我微笑着注视那张不自然的张开的大嘴和露出的大牙欲言又止的样子,双方岂不都尴尬吗。
从这个角度上说,也算是我注意维护了某个圈子的形象了。目前,我已经游离于这个圈子之外。这种出离是渐渐的,悄无声息的,让人比较容易接受的,因为我已经厌倦了那种跑龙套式的圈内作业:把人聚拢在一起,围绕某个话题讨论些什么,甚或还有官员的出席,指示一下什么,然后是会餐,酒席桌上高谈阔论,其中也包括倾听老Z的倾诉之类,整到兴奋处没准还要OK或是嚎叫一曲,然后是道别,各奔东西,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这种跑龙套运作归根结底毫无意义,因为你爱好的事情需要独立完成,倘若他人参与了,就有了版权的争议。所以,这龙套不跑也罢。
我的几个朋友其实也是渐渐淡出了这个圈子的,究其原因,也都与我类似,包括拒听老Z的倾诉在内。
淡出了这个圈子,得到了一些轻松感,增强了自身的自由度,爽。
我的另一个朋友老L,出离的动作比我慢些,犹犹豫豫的,若即若离的,感觉的质量就相对迟些,差些。他目前圈外的主业是给国内某家公司作本地代理,有一天我们在超市遇上,他非邀请我去工作间喝茶不可,于是我去了。
工作间在一个住宅小区里,两室一厅,办公室兼会客厅还有卧室一应俱全,并且公司还给他配备了一台小车跑业务。我说你现在很爽啊。他转移话题说爽什么,本来是想渐渐淡出那个圈子的,不成想让老Z给盯上了,只好“硬着陆”一次。
他告诉我,老Z居然看上了他这里的环境,前不久打电话说过来看看,然后就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位娇媚的“红杏”,这让老L始料不及,只好礼貌待之。当然老Z这次的倾诉是明显的少了,但他当着老L的面与娇媚的“红杏”亲昵甚或偶尔亲热一下的样子,却把老L搞得很是尴尬,仿佛不是老Z而是他老L搞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不仅如此,过后,老Z还打来电话,主人般毫不客气地要老L送他一把工作间的钥匙。老L说你要我工作间的钥匙干什么?老Z说你那里环境好幽静啊,等你不在的时候,我偶尔用一下如何?老L只说了一句“我这里是干正事的地方”便撂下了电话。
此后,再也不主动联系老Z了,即便是老Z来了电话请他去圈内聚会,他也借口工作忙,脱不开身,拒绝过几次了。
这就是老L说的“硬着陆”。
我同情而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调侃他都是圈内的老朋友了,居然敢于不成人之美,人家官场上失意你也不帮忙让他从情场上平衡一下。老L正色曰:我这里也不是鸡窝,也不是配种站,凭什么要我腾地方。然后我们共同大笑。
……从老L那里喝茶出来,夜已经很深了,我骑着车子环城游荡。
这是一座典型的辽西边地县城,目前古有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被现代化建筑吞噬净尽。路灯闪烁,车辆川流不息,比之过去类似的时间段多了起来,行人则比之过去类似的场景少了下去。想起了老L关于鸡窝与配种站的调侃,我再次大笑,车辆的轰鸣掩盖了我的笑声,夜色朦胧也遮掩了我的表情。
我想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是包括了倾诉与倾听的内容的,尤其是朋友或所谓朋友之间,但得双方都情愿,便也自然。
蓦地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是参加本地政协组织的一个文化座谈会,会后照例是要安排聚餐的,聚餐时坐在一桌的人们自然是要聊天的,而聊天时自然是会集中于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的,这样大家也都有兴趣参与,也体现了对全体的尊重。记得我们那天聊的是本地区农村保护地的建设,譬如扣大棚、种花卉蔬菜,譬如蔬菜与花卉的产出与销路,总之大家聊得很是热烈。那天,老Z与我们也坐一桌,他没参与这个话题,他的眼神告诉我们他对有些事情不屑一顾,他有些心神不定地作出一种微笑来巡视每一个人,腿也下意识地哆嗦着显现他的思维活动很是活跃。我想他是不会轻易放过每一个展示良机的,那种瞅准机会就要展开倾诉的神情,已经表露无疑,我感觉到了,便尽量不与他的目光对视。我企盼着他不要抢过话头并将话题转移,以免被大家冷落,我这也是为他好啊……岂料他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急匆匆地对我(其实是对全体)张开大嘴露出大牙说道:“三木,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最近……”
在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这么一个词汇:异峰突起。他把话题转移得太凸兀了,众人均不知所云,于是热烈的讨论戛然而止,都将目光集中在他与我的身上。我只好说:“好,太好了!这个……是吧?这个这个……太好了嘛……”
——想起了这个场景,复再想起适才老L那无可奈何的怨气,我又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以至于不得不下了车子。
2009年1月8日
(原创文稿,版权作者所有)
http://images.blog.tom.com/newimg/469/598/2009/0118/1232280031.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