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前一段时间与很多国家的货币互换,是一个比较浅的国际化探索的话,那么这次建立人民币全球清算系统,则是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的,一个新的跳跃,这个跳跃意味着,中国通过双标货币互换,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人民币国际清算经验与实际通道,这个通道非常重要,美国人是不会给中国的,美欧共同把持的国际清算银行,也不会轻易教给中国人的,这一点,可以看一下去年中国银联与VISA卡的结算通道之争,那还是商业结算通道,西方公司就想时不时卡人民币结算的脖子,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央行全球结算通道。】
1、伊朗智慧应对,美国苦肉计暂时落空
●伊朗表示不发展核武器
据美联社4月12日报道: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4月12日表示,伊朗将在会谈期间提出解决其核计划问题的“新提案”,旨在缓解各方对其核活动的担忧,并表示希望其他各方也能使即将举行的谈判富有建设性。此外,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希13日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我们不需要核武器》,重申伊朗发展核技术是出于和平目的而非研制核武器。
●西方外交官称重启的伊朗核谈判开头良好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14日报道,西方外交官们说,停顿15个月后重启的六大国和伊朗就伊核问题的谈判“开头良好”。欧盟发言人曼恩说:“这次会谈气氛积极,和上次会谈时差别很大。”外交官们说,伊朗代表团似乎更愿意听取他们所关注的问题。美国、俄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大国的代表团与伊朗代表团14日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开始这次新一轮核会谈。报道称,各国并没有对这次在土耳其举行的会谈产生突破性进展的预期,但希望今后几个月里会谈继续下去。
评:
【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美国在这次伊朗核问题会谈之前,主动向伊朗喊话,称不反对伊朗进行核民用开发,美国这一诱敌深入战略,或者说苦肉计战略(该表态是牺牲以色列的利益并违背了美国的一贯对伊政策立场),将可能是美国试图通过诱惑伊朗进行核武实验,即以伊朗无限接近于核武门槛的代价,来换取一场以色列与以伊朗的战。
奥巴马向伊朗传递“不搞核武,可搞民用”的口信,除了误导伊朗,让伊朗自以为,美国对伊朗核问题出现态度松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显著效果,那就是对以色列施加压力,增加以色列的孤立感与不安全感,如果以色列不愿意替美国发动这场代理人战争,那么美国就会对伊朗的核武战略,进一步松绑,直到以色列不得不打击伊朗。
当然,伊朗是否会在核问题上,朝着美国所期待的方向“冒险”去,还要取决于伊朗的智慧。以上两条消息表明,伊朗并没有上美国的当,在伊朗官员表态有造核武器的能力之后,随即表示不准备制造核武器,并且准备承诺当前只制造民用等级的浓缩铀。
评论员认为,伊朗的这一姿态,对欧盟与中国而言,都是利好,而这一利好将很有可能在这次伊核问题六方会谈的成果上体现出来,一旦如此的话,那么中东战争的风险,将极大下降,欧盟将有更多能力去对付自己的经济问题;而对中国而言,伊朗战争的这个不确定性,如果在今年得以完全排除的话,将对中国经济软着陆,带来有利外部环境,中国将可以排除能源价格急剧上涨的可能性,从而为经济转型与进一步改革,提供良机。而对美国而言,这个战略冒险,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美国当前并没有说服以色列发动战争的资源与力量,因此而走出这步险棋,它有可能极大削弱,美国政治与外交资源,在拯救其经济方面的效用。下面再看两条消息在……】
2、美国攻击欧元区的紧迫性大大上升
●美国经济数据欠佳三大股指下跌
本报综合消息:由于投资者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加上美国经济数据欠佳,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3日下跌,道琼斯指数跌1.05%,标准普尔指数跌1.25%,纳斯达克指数跌1.45%。截至当天收市,道指收报12849.59点,跌139.99点或1.05%。标普500跌17.31点或1.25%,收报1370.26点。纳指跌44.22点或1.45%,收报3011.33点。
●西班牙国债收益率攀升
据新华社4月13日报道:西班牙债务违约担保成本13日升至历史高点,因数据显示西班牙银行业3月份从欧洲央行(ECB)的借款额大幅增加,市场对处境艰难的西班牙经济更加担忧。Markit的资料显示,西班牙5年期国债信用违约掉期(CDS)费率扩大16个基点,至492个基点,突破了去年11月份创下的前纪录高点487个基点。
评:
【伊朗核问题一旦进入良性解决轨道,那么对美国的重挫将是不可避免的。首先,它将消除中国与欧元区的通货膨胀最大不确定因素,也就消除了避险资金对中国与欧元区经济担忧的最大外部根源。
也是因此,我们看到,美国股票指数在上涨的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了大幅度地下调。评论员认为,这种下调之所以比较激烈,是因为内外因素共同在起作用,内部因素很简单,就是评论员曾经多次谈到的,“美国目前的经济数据魔术正在面临瓶颈,再造假的话,破绽将会十分明显。在此情况下,美国要想继续维持其股票市场的上涨态势,已经越来越难。”但是,目前,美国股票市场的上涨,对美国经济来说相当重要。在房地产复苏几乎看不到曙光的情况下,美国股票市场的上涨,对美国公司的利润贡献,对美国GDP的增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美国股票市场的下跌,将会把美国刚刚好起来的经济数据,打回原形,其就业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等,很快就会掉头向下。
当然,由于QE3是美国最后的杀手锏,美联储不到紧急关头,是不会轻易使出的。而如果美国暂时不想出QE3,除了出现中东地区的战争之外,另外一个选项就是再次对欧元区发起金融破击行动,逼迫欧元区进行更大程度的货币宽松,甚至逼迫欧元区进一步降息,缩小与美国的利差。而伊朗问题的平静,则意味着伊朗战争的可能性,暂时下降。在这个时候,欧元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美国解决资金问题的最大出口所在,正是因为如此,评论员认为,欧元区的下一轮资本市场震荡,将可能很快来临。目前,美国的金融大鳄以及媒体,都在为新一轮的欧元区债务危机,进行舆论上的准备,如索罗斯就认为”欧债危机远未结束,欧债危机已进入一个虽比以前稳定但更加致命的阶段。”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美国将如何推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下一个更加致命的阶段的到来。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3、中国周边形势变化,美国得不偿失
●菲律宾与中国对峙尚未结束
本报综合消息:14日晚10时许,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对媒体表示,在已经形成了中国的渔政船和菲律宾的海外护卫舰一对一对峙的情况下,过了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中方又重新派了一艘渔政船回到了对峙的海域。也就是说,目前是有两艘中方的渔政船和一艘菲律宾的海外护卫舰在当地对峙,同时德尔罗萨里奥还提到,中方还派去了一架飞机在菲律宾的海岸护卫舰的上空盘旋。
●日本准备优先启动中日双边FTA谈判
据日本共同社4月12日报道:日本政府已初步决定就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事宜展开研究。有分析认为,虽然中日韩已就FTA展开反复磋商,但由于韩国方面因担忧日本出口增加而表示反对,预计三国将不能按原定目标于5月就启动FTA谈判达成共识。日本政府决定先启动中日双边谈判以打开局面。日本共同社4月12日报道称,中方此前已就启动谈判作出“试探”。报道指出,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贸易界普遍认为,“与中国的贸易自由化已刻不容缓”。
评:
【伊朗战争可能性暂时的大幅度下降,对美国来说,不是个好消息,虽然这一前景导致了当前原油价格的下跌,但是,对现在根本不担心通货膨胀的美国来说,油价下跌给中国与欧元区所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大于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政治博弈上来说,美国是得不偿失。美国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一情况的发展,不过,形势比人强,美国也没有办法。在美欧酝酿新一轮的金融对弈的同时,在亚洲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以上两条消息,显示不仅仅是中国在周边经济整合中的不同手段,也显示了美国由于整体力量不足,而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外交难题。
菲律宾这次与中国在南海的对峙,可以说是美国“重返东南亚”战略所必然导致的一场事件。对于中国而言,对于菲律宾这种在中国和平解决争端的诚意面前,不断蹬鼻子上脸的行为,在必要时,不妨给予其一定的教训。既然这次菲律宾挑衅开端,那么这个对峙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就不是由菲律宾说了算,而是由中国说了算的了。评论员认为,中国这次不应该轻易结束对峙,更不要轻易答应什么“双赢”的结束对峙的方案,而是应该坚持对峙到菲律宾主动退却,让全世界看清楚,菲律宾是如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如果说菲律宾此次行动,美国一开始就是赢家,不过,日本这条消息,则表明,美国这个赢点,实在是太小了。在美国炒作朝鲜发射火箭的同时,那个甚至比美国嚷嚷得还厉害的日本,突然放低身段,要主动与中国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美国炒作朝鲜半岛问题,目的不就是为了打掉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嘛,现在可好,朝鲜卫星刚发,日本就要与中国谈自由贸易区了。
日本看来已经懂得将朝鲜问题与中日经济合作切割了,这对美国而言,恐怕才是最不愿意看到的,评论员认为,下一个美国更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恐怕也不远了,那就是韩国必定将学会,将中韩经济合作与朝鲜问题切割的。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4、暗中使劲,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深水区
●汇率浮动幅度时隔5年再次扩大
据中国央行4月14日发布公告称,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百分之一的幅度内浮动。央行同时宣布,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
●中国央行开发跨境支付系统
据《经济观察报》4月13日报道:中国央行决定组织开发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励跃表示系统建成后将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研发CIPS,是在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构筑高速公路,它是人民币跨境使用中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准备。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是意义深远”,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表示。
评:
【对于以上两条消息,评论员认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振奋人心。中国的金融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迈开了更大的步伐。如果说前一段时间与很多国家的货币互换,是一个比较浅的国际化探索的话,那么这次建立人民币全球清算系统,则是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的,一个新的跳跃,这个跳跃意味着,中国通过双标货币互换,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人民币国际清算经验与实际通道,这个通道非常重要,美国人是不会给中国的,美欧共同把持的国际清算银行,也不会轻易教给中国人的,这一点,可以看一下去年中国银联与VISA卡的结算通道之争,那还是商业结算通道,西方公司就想时不时卡人民币结算的脖子,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的央行全球结算通道。这次,中国人很智慧地通过一系列的双边交换,完成了人民币国际清算通道的建立与疏通,可以说是独辟蹊径。
而汇率改革的深化,则是中国准备将人民币的全球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让给市场的一个大胆行动。也是中国央行准备向美联储或者欧洲央行那样,使用更为确定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形成人民币全球定价机制的大胆一步。
评论员曾经谈到,人民币国际化要少说多做,现在看来,这个做确实很给力。评论员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迈出大的步伐,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巨大的出人预料的突破,如资本项目下的开放动作等。
这是一个极其具有挑战性的行动,机遇与危险并存,人民币国际化总是有未知的风险,但是不国际化则是注定要承受现实的西方金融掠夺。评论员认为,如果说有什么硬性的指标,可以来衡量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的话,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其中的硬指标之一。
只有人民币国际化完成了,比如在全世界的国际贸易结算中,比例达到10-15%左右。中国才能真正做到在全球的经济体系中,达到物质财富输出与输入的大致平衡,也就是说,中国就可以不必储备多少外汇储备了,中国才能彻底摆脱西方发达世界的金融剥削,中国人生产的蛋糕才能真正吃到中国人自己的肚子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