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纵横谈3月4日:中国资本开放,首先要完备思想体系

(2012-03-04 20:58:58)
标签:

杂谈

分类: 天下纵横谈

 【中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国与欧洲的金融衍生品的名义金额达到了7、800万亿美元的规模,在这样规模庞大的金融衍生品面前,如果没有真正的货币与金融思想上的完备理论武器,而指望只依靠中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就能确保本国的金融安全吗,恐怕未必】


    1、叙问题显示出长期化趋势,美欧战略暂时受阻


    ●叙俘获100多名法国军人

    据埃及《金字塔报》网站3月2日消息,一名黎巴嫩议员透露,叙利亚政府军在攻打霍姆斯的过程中,俘虏了100多名法国军人。其中包括18名军官和100名伞兵。黎巴嫩议员亚森•康索称,叙利亚政府军除此之外还俘获60名黎巴嫩人,这些黎巴嫩人和法国军人都支持叙利亚抗议者。
  康索还称,这样的“丑闻”可能会对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政治前途产生威胁。此外,康索预计叙利亚的军事冲突将会在1个月内停火,并称叙利亚政府军正在逐步加强对霍姆斯巴卜阿姆鲁区的控制。

 

    ●中国呼吁叙停止一切暴力

    据新华社3月4日报道:中国外交部负责人4日发表谈话,表示中方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坚定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和平、妥善地化解当前危机,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早日实现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中方主张和呼吁:叙利亚政府及有关各方应立即、全面、无条件停止一切暴力行动,特别是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动。叙利亚各派别应通过非暴力途径表达政治意愿。

   
     评:
    【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叙利亚之友”会议的结果,让美国大失所望。大会所主张的反对任何对叙利亚的外来军事干涉,可以说是阿拉伯国家逐渐清醒的一个表现。阿拉伯国家逐渐认识到,美国推动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其真正的目的并非是要推动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而是为美国的中东战略所服务。
    评论员认为,正是由于“叙利亚之友”会议的结果,所体现出来的阿拉伯世界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犹豫与分歧,给了叙利亚政府更为充分的信心,才有了这次对反对派的军事出击。而军事打击的成果中最耐人寻味的,则是这条份由埃及媒体所流传出来的叙利亚军队俘虏了100多名法国军人的报道。
    不管这一报道是否属实,其报道内容本身的选择,就体现了埃及与黎巴嫩在叙问题上的立场,那就是支持叙当局的这次军事行动。道理正如它们所指出的那样,叙反对派的背后有外国力量的参与。评论员认为,埃及通过其媒体所释放出来的这份态度,如果继续往下发展的话,那么美国也好,欧盟也好,其在叙的战略受阻将必然进一步成为事实。
    在叙政府军发动进攻之后,中国外交部发出的这份呼吁无条件停止一切暴力行动的呼吁,是一个体现中国在叙国内问题上立场的必要动作。这一点很重要,它再次表明,中国支持叙国内的和平民主进程,反对任何一方使用暴力。中国不象外界所批评的那样,预先选择立场,而是始终站在和平与民主的一方。
    在阿拉伯世界的态度发生分歧之后,叙问题已经显示出长期化的迹象。欧盟也好,美国也好,都难以在叙问题上立即战略得分。在此情况下,评论员认为,美欧的经济问题将很快成为各方最关注的问题。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2、美国经济数据虽好,QE3仍难排除

 
    ●伯南克闭口不谈QE

  据美联社3月2日报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表示,美国经济复苏形势并不平坦,就业市场在回归正常水平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并没有就进一步经济刺激政策作出阐述。伯南克的讲话,导致美指大幅上行,欧元等主要非美货币遭遇普遍下跌。

   
    ●美国房价创近9年来新低

    据路透社3月2日报道,美国房价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3.8%,同比降4%。房价为03年2月来最低水平,跟06年2季度峰值比已跌去34%。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委员会主席:“在经过前三年加速下跌后,过去两年房价正在寻找底部,但还没有稳定。”
   

    评:
    【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美国经济数据不断释放各种利好之后,美国股票市场三大指数创造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而距离2007年的高顶也不过10%左右的距离。” “不过,这种股市猛涨而经济不见起色的奇观,要想维持下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更多的资本流入来维持。也就是说,需要更多的外部资本流入美国,在高位接盘,只有这样,美国人制造这场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战略骗局,才有意义,才能收割到外国人的财富,如若不然的话,这个骗局将最终骗了美国人自己,这就如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一样,美国将会再次掉进自己所编织的金融衍生品陷阱里去。”
    现在看来,美国制造这种数据的手段越来越受到约束,因为美国经济当前最重要的支柱,房地产业依然走在下行通道里,这个对其GDP贡献达到15%左右的房地产业,同时还是美国几十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重要内核的房地产业,如果仍然不见起色的话,那么美国其他数据表现得再好,都很难持续下去。
    这也许就是伯南克在美国连续释放出超级好的经济数据后,依然对美国经济前景判断如此谨慎的根本原因吧。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即使美国三大股票指数创造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美国财政部也不敢说要卖出手头所持有的大把美国金融、保险机构的股票的根本原因所在,要知道,从2010年初开始,美国财政部就表示,希望找机会早日将金融危机时所获得的各种金融机构的股票出手,以摆脱国有化的恶名。
    美国财政部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不敢这么做,别说美国财政部,就是作为私人投资者的巴菲特,也不敢卖出那些在金融危机时所买入的美国金融机构的股票,因为,美国的股票市场现在还很脆弱,都是美国人自己的钱在托市,现在出货的话,砸的可是自己人。评论员目前仍然认为,华尔街可没有那么傻,华尔街一定要等到QE3的。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3、欧元区自保手段,不利于美国资本流入
   
    ●默克尔:欧央行不再向银行注资

  据路透社3月1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1日表示,欧洲央行近期向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行为为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赢得了时间,但欧洲央行不会重复使用这一手段。据路透社报道,默克尔是在欧盟布鲁塞尔峰会一次会议结束时说这番话的。她表示,“我们肯定不会再实行类似的措施,流动性将再次离开市场。”

 

    ●ISDA宣布希腊债务交易不触发CDS违约

    据法新社3月1日报道:国际掉期交易和衍生品协会(ISDA)刚刚宣布,希腊与债权人就债券达成的协议不会触发信贷违约到期(CDS)的保险赔偿。换而言之,从CDS层面而言希腊没有违约。他们所做决定的影响范围将不仅仅限于希腊债务市场,而是可能将影响其它欧洲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以及全世界2.9万亿主权债券的CDS持有者。


    评:
    【以上两条消息,对美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第一条消息的看点在于,欧洲的货币宽松政策可能到此为止,欧洲在货币宽松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基准利率远远高于美国的选项,这极大的限制了欧元区资本外流的诱惑力。
    欧元区在美国的金融攻击下,被迫释放出了近1万亿欧元的资金。它暂时阻止住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化,也给美国下一步破击欧元战略提升了成本。评论员认为,如果欧元区的资金,流向美国仍然有限的话,美国最终可能还必须通过QE3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二条的要害之处在于,一旦ISDA有关希腊债务减记的裁定被认为是有效的,并且在后面的裁定中延续下去的话,那么将是对全球CDS市场的一个严重打击。虽然这打击的是欧元区主权债务的CDS市场,但是,作为金融衍生品第一大国,美国金融机构的衍生品生产能力,也必然将受到极大的约束,这也就意味着,美国金融机构的一条财路,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是很要命的,尤其是在当前,美国房地产业复苏无望的情况下,主权债CDS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道理很明显,如果希腊债务减记70%的这种情形,都不算违约的话,那些购买了希腊主权债违约保险(也就是CDS)的人,因此而无法得到赔付,那么购买CDS,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评论员也注意到,ISDA实际上为美国与欧洲的金融机构所共同把持,包括曾经大量购买希腊主权债CDS的高盛公司,也是ISDA的成员,因此,这次判决也有可能是美欧在金融货币战当中的一次妥协。但纵使如此,它也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一个值得重视的警告:当今世界的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可以根据美欧的利益,随意改变的。
    这对当前思考如何开放金融与资本市场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警告。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4、中国资本开放,首先要完备思想体系
  
    ●央行首次公开资本项目开放路径

    据《经济参考报》2月27日报道:日前,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领衔的课题组撰写的一份报告正式公布,明确指出中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并将整个过程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
  这份名为《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的报告将资本账户开放步骤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短期安排(1-3年),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直接投资本身较为稳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中期安排(3-5年),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安排(5-10年),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先开放流入后开放流出,依次审慎开放不动产、股票及债券交易,逐步以价格型管理替代数量型管制。
  这是央行首次以官方报告的形式,描绘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清晰路径图,并给出相对具体的时间表。报告称,我国当前正处于资本账户开放战略机遇期,开放的风险基本可控,不能过分强调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完全成熟再进行资本账户开放。

 

    评:
    【资本市场开放的问题,时机到底成熟没有?评论员认为,从当前美国与欧洲的情况来看,当前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窗口,因为他们都在忙着填补自己的漏洞,修复资产负债表。但同时,这也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候,因为它们更需要中国这块大肥肉,来填补亏空。
    当然,外部的条件是永远存在的,也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我们有没有为这个机遇窗口做好准备,而这个准备当中,最为重要的是思想体系上的准备。
    评论员认为,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西方教我们如何去开放资本市场的方法,去开放资本市场,就是非常危险的。不可否认,中国金融市场中的很多理论,都是来自欧美,我们在资本没有完全开放的半封闭状态下,自己去实践是可以的,它不会牵涉到外部对中国的金融掠夺问题。但是,一旦资本与金融完全开放,我们能否避免被西方掠夺,西方想要金融掠夺我们是必然的,我们有没有对抗的思想体系,以及这个思想体系指挥下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真的把西方那套金融理论所隐藏的国际政治经济含义看清楚了吗?从一些学者的理论来看,恐怕不能过分自信。不说别的,今天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其真正的根源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是缺乏监管的技术问题,还是制度问题,还是其他更为关键的问题?
    美国与欧洲不愿意深究这个问题,那是它们有意不去深究的,因为一但深究下去,会让它们的金融掠夺性的一面暴露无疑。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去深究,就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了。遗憾的是,评论员所看到的反思,都停留在“术”的问题上,或者是单纯的阴谋论层次,而没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剖析。这说明,我们也许还没有真正搞懂某些很关键的问题。
    中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美国与欧洲的金融衍生品的名义金额达到了7、800万亿美元的规模,在这样规模庞大的金融衍生品面前,如果没有真正的货币与金融思想上的完备理论武器,而指望只依靠中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就能确保本国的金融安全吗,恐怕未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