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被专家一网打尽
(2009-08-30 14:21:37)
标签:
网瘾标准40小时网络成瘾被网瘾it |
我们都被专家一网打尽
濒危动物
无拘无束的暑假又结束了,无穷无尽的学业又开始了。
前几天散步时到一老友家坐了一会儿,还没坐下来老友就欣喜地告诉我,他儿子已被南京一所知名大学录取,在闲聊中我得悉他儿子非常喜欢网游,一个暑假基本上天天都泡在网络十几个小时,为此他非常担忧儿子在远离父母后会网络成瘾。五年前,我也曾经担心过儿子在上大学后会网瘾,但儿子对我说:“你放心,我对网络游戏不感兴趣,宿舍没有网络也不难受,所以不会成瘾。”我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大凡网络成瘾的孩子,其父母一般都是不懂电脑的,因为不懂电脑和网络的家长,往往在控制孩子玩电脑和上网时是盲目而又粗暴的。
8月26日午夜,我在CCTV的《24小时》中看到了一则新闻,说卫生部委托北京大学和中南大学隶属的两家精神卫生研究机构,负责研究界定网络成瘾的标准和治疗规范, 参与该项目研究的一位专家日前对媒体介绍说:“初步认定,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可认为是网瘾”。乍看这条新闻我十分错愕,一个国家不会如此轻率地把网瘾一刀切成40小时吧?我想,这一定是别有用心的媒体在断章取义,或者是笨嘴拙舌的专家没有表达清楚,一周上网40小时一定是指在网络游戏的人,绝对不会没有指向而囊括所有上网的人。第二天我上网查询了这条新闻的来龙去脉,没想到狗屁不通的专家的确是这么说的,而且专家的说法已在网络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依赖网络工作的人更是惊呼:“如此标准,我们岂不是都有网瘾?我们是不是公伤了?”一时间,绝大多数网民戏称自己“被网瘾”了。
“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即可认为是网瘾”,40/7=5.71,也就是说每天上网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如此一算我们岂不都被这“网瘾标准”一网打尽了?就我个人而言,尽管每天晚饭后一般就不上网了,但每天累计的上网时间也是超过6小时的。再放眼看看周围的亲朋好友和男女老少,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好像都与网络有关,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连接网络, 无纸化的办公无不都在网上进行。还有那些天天泡在网络盯着股票的老头老太们,他们每周的上网时间恐怕也不会少于40小时,而且非在线状况下他们仍盘算着股票的跌宕起伏。每周上网超过40小时的还有那些在淘宝上做生意的人,难道辛辛苦苦工作、理财、做生意都成了网瘾患者?
用上网时间来量化是否网络成瘾,就像不懂电脑的家长在控制孩子上网,其理念和手段是极其轻率和粗暴的。我们抛开40小时的正常网络工作不谈,如果专家把40小时的上限界定在网络游戏上,我们也不能妄断一周游戏超过40小时就网瘾了,而一周不满40小时的网络游戏者就没有成瘾。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是从不玩游戏的,但他们却十分依赖和迷恋网络,一旦离开网络就会心燥不安心神不定,也许他们一周泡在网上的时间远不足40小时,可他们的精神状态完全被网络所控制了,那么这些从不玩游戏的人算不算网络成瘾呢?所以,把40小时的成瘾标准仅指网络游戏者也是片面的,毕竟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非游戏的网络成瘾者。
网瘾,应该是一种失去自制力的上网欲望,患者一旦离开网络就会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如果上网者有着不可控制的上网欲望,无论时间长短,也不论上网做什么,都可以判定为网络成瘾。我们生活在一个“无网不成业”的网络时代,闲暇之余上网看看股票逛逛网店都是很正常的,一周上网时间超过40小时也是很普遍的,所以对网络成瘾的标准不能按时论病,更不能草率地悉数概括所有上网超时的人,不同年龄段的人和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截至到今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3.38亿,其中绝不多数是通过网络既工作又游戏的人,我们就算三分之一的人一周上网超过40小时,根据专家的“网瘾标准”就会有1亿多网瘾患者,如果把网瘾患者归纳为一种精神类疾病,那么这种“全民皆瘾”的社会是多么可笑和荒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