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运营的3毛党
(2016-04-13 14:59:05)
标签:
互联网旅游 |
前两天,我的老朋友夏青宁同学在他的创业项目嗨住一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原文:点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互联网价值的维二法则:要么创造需求,要么提升效率”,觉得他讲的太有道理了,老夏的概括总结能力让我羡慕不已。那么,以此来对标我们的云掌柜项目,我们把行业效率提升了多少呢?
在我们刚开始云掌柜项目的时候,有一次和艺龙开会,他们提到了一个数据,艺龙处理客栈民宿的订单成本是8-12元左右。而我算了一下,在我们春节后推出的云掌柜代销业务运营中,平均每个订单的费用是0.3元,我们提升了行业效率约30倍。
那我们是如何做到处理订单费用只有0.3元的呢?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云掌柜系统,作为一个客栈民宿日常使用的管理系统,我们用了2年多的时间,培育客栈民宿老板的操作使用习惯,成为他们的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在客户运营生意的过程中,云掌柜系统PMS是最高频的应用,它的操作频次是绝对高于OTA的后台e-booking系统的。第二点就是我们用自动化接口对接了各大OTA,所以订单的查询、预订、支付等等,全都是系统自动化进行的,并不需要人工参与,在此方面不需要一分钱。而这个3毛钱的成本,主要是客服成本,是由于一小部分“差生客栈”,房态房价还不够准确造成的。我们运营下来的数据是有6%左右的订单需要客服介入(含清明旺季),按照每个客服一天处理50单,平均人力成本每个订单5元,那么分摊到总订单数量,就是5*6%=0.3元,我们是“3毛党”。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一个说法叫做“高频攻击低频”,这个主要是面对C端用户来讲的,事实上,对于B商户,也有高频攻击低频的作用,而PMS就是绝对的高频,所以很容易理解,当PMS在完成云端化之后,它是很容易的把e-booking系统、switch (channel manage)、官网开发外包等侵蚀掉,并逐步演进成GDS(全球分销系统)的。一端连接大量的客栈民宿的库存(云掌柜有6万注册用户,平均房间数量12间),一端连接着各种流量的来源(OTA、旅游内容网站、航空公司、银行、连锁酒店会员、百度google搜索引擎等),在其中运行的订单信息流、现金流,就由云掌柜这个管道来承担,并承担客户服务职责。而在完成GDS演进之后,智能定价提升收益、金融服务也会逐渐推进,并推动供给侧的改变。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在酒店业里面的业务流程玩法会被改变,比如保留房、CRS(Central Reservation System 中央预订系统)。保留房的作用是让渠道可以让用户即时确认,提升用户体验,但随着系统的对接,渠道就可以享受到即时确认+自动落单+全库存的便利,就无需去和酒店客栈撕逼要保留房了,酒店的所有房间,都是保留房,都可以自由预订,先到先得。而对于CRS来说,既然数据在云端,前台、管理者、消费者、渠道看到的都是实时的、同步的一套数据,由何必还要什么中央预订系统呢?把预订的权利留给用户、留给更接近用户的前台,不是更好么?这种分布式的订单运营模式,更符合互联网去中心化服务的潮流。
这个行业,最好玩的就是大家都在不停的探索和思考,很难说谁肯定是对的或者是错的,但是从商业的本质来说,大家都是要通过各种方法,把自己的整体运作费用降低下来,用户体验提升上去,从而赢得竞争力。
名词说明:
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即“全球分销系统”。
CRS: Central Reservation System 中央预订系统,主要是指酒店集团所采用的,由集团成员共用的预订网路。
Switch:将酒店库存和其签约渠道进行数据交换同步的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