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年前:1998年4月,哈尔滨。

(2018-05-09 11:49:02)
标签:

老照片

20年

哈尔滨

纪实

历史

分类: 图说
      其实这个博文本来是打算上个月发的,种种原因错过了,就一直拖到现在。不过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多出来的半个月对于这个时间尺度来说实在是算不上什么了。时间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可以让很多事情慢慢的改变了形象,照片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它在时间这把尺子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某种意义上讲,照片其实穿越了时光。
        1997年的《泰坦尼克》大热,1998年这热度依旧持续,夜市的杂货摊上,《泰坦尼克》的大幅海报依旧是畅销商品。十几年后重制的电影居然删除了97年播放的部分内容,让人疑惑是不是这二十年我们的文化是不是更加闭塞?
http://s1/mw690/001wLP2yzy7kk8H7uda20&690
《泰坦尼克》一年之后依旧热度不减,一方面是美国大片进入国内带来的震撼,各种影音电器开始出现也功不可没。影音电器展总能吸引很多人。VCD加20寸以上的电视再加上一对音箱就可以称作家庭影院了。到现在我依旧记得《泰坦尼克》电影需要三张VCDhttp://s5/mw690/001wLP2yzy7kk8Hlcxe44&690
同时热起来的还有正在进入多媒体时代的电脑。
http://s4/mw690/001wLP2yzy7kk8Jhhx993&690
那时候懂电脑的人不多,互联网价格高昂,但是挡不住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向往。电脑展示会一年有好几个
VCD当年时多火爆。连公交车站都是VCD的广告。但这个公交站也说明了出门那时候也不太容易
有的大厂有自己的通勤车,对于工厂来说,卡车能拉货能拉人无疑时最好的选择。
公交车数量增加不大,但是那两年人口开始向大城市集中,坐公交成为一见很艰难的事情
大公共和小公共都是公路霸主级别的,当两霸相遇
http://s6/mw690/001wLP2yzy7kk8FD9NH85&690
呃……还有公路第三霸
http://s15/mw690/001wLP2yzy7kk8JnEWGee&690
小公共在中央大街揽客:“有大坐!有大坐!上车就走”
http://s13/mw690/001wLP2yzy7kk8JqxSQcc&690
每年四月也是轮渡开航的日子,那时江面的小船往往要比正规轮渡先开航。
天气热了,中午的时候可以在户外,在公园里休息休息了
http://s5/mw690/001wLP2yzy7kk8Agjoof4&690

松花江98年春天水位很低,江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沙滩,春天风大,江面上好像到了撒哈拉
http://s2/mw690/001wLP2yzy7kk8GZOWla1&690
防洪纪念塔前面的那段中央大街还能跑车,于是就总有野导游在路上等出租车,看见出租车就会凑过去提供“导游服务”。野导游和江边卖票的小白帽可以说时当时江畔旅游的两大污点,奇怪的是好多年就那么存在着,存在的近乎合理了
索菲亚周边一直是核心商圈,那时候也有停车难,停自行车一次五毛,但是管看车,不像后来“只收取占地费用,车损概不负责”
http://s14/mw690/001wLP2yzy7kk8AhenXbd&690
婚纱摄影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据说当年山东一个改装厂专门生产这种老爷车发了笔财。
http://s10/mw690/001wLP2yzy7kk8FMsdPd9&690
索菲亚和中央大街是婚纱影楼首选的外景地,到现在20年了长盛不衰
http://s10/mw690/001wLP2yzy7kk8HoVCx29&690
中央大街各种促销。费翔那时已经唱一把火11年了,依旧还有些号召力。现在看这演唱会的宣传连个易拉宝都没有,实在是比较Low.
http://s12/mw690/001wLP2yzy7kk8DR5mr4b&690

那个年月没有移动终端,书籍杂志正是黄金时代,过期杂志也一样可以受欢迎
http://s14/mw690/001wLP2yzy7kk8EUYs57d&690
老人们打牌遛鸟。这里是西十四道街,你信吗?
http://s5/mw690/001wLP2yzy7kk8EYCrid4&690

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还残存在这个城市
http://s13/mw690/001wLP2yzy7kk8FvKeEdc&690
那个时代哈尔滨的市场其实是挺繁华的,遗憾的是20年了进步不大
西大直街地下通道入口,年轻人偷偷的展示自己的小小叛逆和个性
城市建设要差很多,明显街头缺树
城市管理也是粗犷型的,那个年代还有一种叫做“罚款老太”的人,如果你在街头扔个烟头,她就会从兜里掏出胳膊箍和一沓罚款票据。遗憾的是这种管理方法对卫生毫无效果,反而是天天出现争吵。二十年了,这方法还能改头换面在这个城市出现,应该是一种悲哀吧。
说句题外话,现在很后悔没能在20年前离开哈尔滨,我万没有想到这个城市的层次能停滞20年,甚至还有倒退农村化的趋势。看起来城市是比那时候风光干净了,实际上得益于全国整体水平的提升,比较而言,这个城市的管理水平恐怕比不上20年前在全国的地位。
那时的马家沟还是一条臭水沟,河上游是大量的棚户区,残雪垃圾堆满河道,一到春天满河垃圾。
http://s3/mw690/001wLP2yzy7kk8ExS4G72&690

4月份是道路翻浆的季节。那时候清雪和修路的能力都不咋地,在哈尔滨开车绝对是个难事,因为每年春天开始三个月翻浆,然后三个月修路,剩下六个月是冰雪路面。这是前进路,那时这里算是入城口了
http://s11/mw690/001wLP2yzy7kk8JJ9jQ5a&690

四月是春天,是运动的季节。兆麟小学的运动会和今天似乎没什么两样,照片里的孩子现在都在做什么呢?
http://s5/mw690/001wLP2yzy7kk8Jzihm34&690
那时候冬天的时候学生们会用跑步代替课间操,公路上车少,跑步的孩子也是路上一景
http://s4/mw690/001wLP2yzy7kk8GVXJFd3&690

红旗小区空中花园,那时正是刚开放不久,光鲜亮丽
http://s3/mw690/001wLP2yzy7kk8Jmy7o72&690
时光悠悠,20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未完,5月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