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时评 |
12月12日,东莞一咖啡厅发生火灾,10人死亡,其中顾客5人,服务员5人。媒体报道这件事的时候,冠以大幅标题“千万富翁殒命咖啡厅”,并着重强调“没有外国人”。似乎因为千万富翁惨死火灾,才充分体现出火灾的严重性,又似乎因为“没有外国人”,我们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着火的是咖啡厅一楼,死者都集中在二楼,他们大多衣衫整洁,都是被从一楼蔓延上来的毒烟熏死的。参与抢救的消防员深感惋惜,“要是平时大家多多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一些伤亡是可以避免的”。
死里逃生的陈生回忆火灾经过,描述了一个细节:“火和烟很快就堵住了楼梯,在二楼有人准备抄起凳子砸玻璃,服务员哭着求他们不要砸玻璃”。人命关天的紧要关头,服务员却“哭求”不要损坏店内财产,我们除了感叹其消防意识淡薄外,更应该深思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火灾中遇难的5名服务员,都不到20岁,从公布的名字判断应该是女性,来自湖北等地。她们和我一样,都是到异乡谋生的打工者,正是相同的身份和背景,让我能够理解他们的艰难处境。这些在服务行业工作的年轻女孩,不但工作辛苦,几乎没有假期,而且工资很低。在工作中,稍有不妥就可能受到老板的责骂,不小心损坏了餐具用品,还得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钱来赔偿。从报道中的“哭求”可以看出,她们对玻璃被损坏的发自内心的恐惧远超过对自己生命安全的担心。
就在不久前的11月21日,在首都北京,湖南籍农民工肖志军,在带妻子到医院“看感冒”的时候,因为拒绝签字同意剖腹产手术,导致妻子李丽云和腹中胎儿惨死医院。一尸两命的惨痛后果让我们惊叹肖志军的愚昧和偏执,但其妻子昏迷前同样拒绝手术让我们看到,流离失所,怀孕以来从未到医院检查过的他们对于高额医疗费的恐惧。
有些人的生命是卑微的。在一些乡村,小病不管,中病拖,大病等死已经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对他们来说,上医院是奢侈的,医药费是可怕的,一人生病,拖累全家。当一个人的基本生活还没有获得保障的时候,死亡,对于他们并不是特别可怕的事情。他们对于一日三餐的担心远超过对人身安全的关注,在未知的尚不能预测的死亡面前,无法筹措的医药费和损坏了要赔偿的玻璃显然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