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的HBO电视剧《切尔诺贝利》

在家宅着,预防新冠肺炎,看电影自然成了主要选择之一,而那些灾难片是不能放过的。
在腾迅视频上看了HBO的2019美剧《切尔诺贝利》,一共五集。
这是一部反映前苏联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严重伤亡,2600平方公里被核污染,30万人被迫永久离开家园,白俄罗斯、以及西欧一些国家也受到核污染的影响。
至于到底有多少人因此死亡,前苏联政府自1987年公布死亡31人后,这个数字一直没有官方的改动。国际核组织和俄罗斯、乌克兰估计,有4000人到9.3万人的死亡。至于那些受到核辐射而慢慢死亡的人,前苏联政府根本没有具体数字。那么多人的生命,连个数字都混不上。
虽然当时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是冷战的主要对手,但是美国人在这部电视剧中,对前苏联官方的行为持批评态度,特别是对政府试图掩盖真相,是一种揭露批判。而对参加抢险的苏联科学家、军人和工人的英勇行为,还是持赞扬的态度。
电视剧中,苏联科学家瓦列利
列加索夫是有真实原型的,他直接参加了爆炸现场的抢险指挥,并代表苏联政府参加了国际核组织的维也纳工作会议并作证,按他自己说话,“我在那个会上撒谎了,我向全世界撒谎了”。
由于他在随后的苏联国内审理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司法调查中,良心发现,坚持说出真相,他指出苏联运行的16个RBMK核电站都存在着致命的设计缺陷,只是为了显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科学技术超过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被刻意隐瞒或者忽视这个政府和科学家都知道的严重设计缺陷。
因为他这一说真话行为,被苏联政府实际上免职软禁在家里,禁止发声。在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两周年那一天,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在家中自杀身亡,享年51岁。
瓦列利.列加索夫
在法庭上,列加索夫说到:我不是唯一一个保守这个机密的人,还有许多人,我们都只是服从命令,服从克格勃,服从中央委员会。而现在在苏联境内还有16个反应堆,有着同样的致命缺陷。就因为我们的秘密和谎言,它们几乎定义了我们的当事与愿违。我们用谎言纺织谎言,直到我们忘记真相的存在,可真相就在那里,我们每撒一个谎,就欠真理一条债,而这债总是要还的,这就是RBMK反应堆爆炸的原因——谎言。
在公正的世界里,我会因为撒谎被枪毙,而不是因为道出了真相。
在软禁期间,列加索夫不断进行着反思,并录下了回忆录录音带。他反思到:
科学家都是天真的,我们过于关注对真相的追寻,却没考虑过鲜有人想让我们发现真相。但真相就在那里,不管我们是否发现,不管我们选择看还是不看,真相不会在乎我们的需求或想法,也不会在乎我们的政府、意识形态或宗教,它会永远在那里等着被发现。这就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留下的礼物。
我曾经害怕真相的代价,现在我只会问,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并不是我们会错把谎言当作真实,真正的危险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的谎言,我们就再也认不清事实了,到时候我们还能做什么,除了放弃了解真相的希望,并且说服自己相信编造的故事,还能剩下什么?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不在乎谁是英雄,我们想知道的是,到底是谁的错。
列加索夫的回忆录录音带在前苏联科学界民告官流传着,他的自杀让这些录音带无法被忽略。受其死亡事件影响,苏联官员终于承认RBMK反应堆的设计缺陷,对剩下的反应堆都做了改进,以防止类似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再次发生。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写到,“切尔诺贝利的核熔毁事故,或许是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
也许他告诉世人,一个靠编造谎言支撑的政府早晚要垮台的,即使它是超级大国。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更赞成有一句名言,离得最近的是事实,离得最远的是真相。这部电视剧真能令人沉思的。
说明一下,列加索夫的讲话,摘自这部电视剧。
前苏联的白俄罗斯共和国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写过《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据说获过国际大奖,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