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下,看那一川风情


标签:
福建土楼南靖塔下村 |
分类: 八闽三山---故乡风物 |
在塔下,看那一川风情
初秋的闽西南山区,依然是风和日丽,滿目青翠,到处呈现出的是一派令人赏心悦目的勃勃生机。一个长期在城市奔波的人,往往会对苍凉和安静的原野、对古老而神秘的乡村充满神往的心情。金秋的一天,我们走入了四面环山的南靖书洋镇塔下村,一个如诗如画、生气盎然的古村落。渴望着看看塔下,那一川的风情。
听知情人讲古。说是明代宣德年间,有一张姓孤儿寡母在附近马山的半山腰一个名为马头背的地方,搭草寮,辟荒地,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贫困而行善之心不改。后得高人指点:这里山高水冷、龙脉不正,不是久留之地,应该从这里踏下一步,到山下去开基才是。于是迁到山脚冷水坑,筚路蓝缕,以启山水,张家后代终于发达。为了纪念开基祖从马头背踏下山来,“踏下”与“塔下”谐音,就把冷水坑改名塔下村。这名字与塔无关,却很典雅。
这里并没有想象中斑驳的城墙,垂垂的葛藤,坍塌的亭台。入村的路是宽敞的,平坦的,一色的青石板。一弯清澈闪亮的溪水从村落中穿过,小溪上石拱桥、钢筋水泥桥密集,行人悠闲地来往,十分便捷。溪的两岸,是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土楼,依山而建,雄浑古朴,黑瓦片黃土墙。间或有几幢新建楼房,青砖平顶,卓然挺立点缀着。房前屋后,种瓜点豆,一帘帘的瓜蔓秋阳下依然润绿浸心,在楼阁上栏杆边与低垂的电线、高昂的天线纠缠在一起。沿街住户有的门口放着锄头、钉耙,挂着棕衣、竹筐,散养着鸡鸭;更多的是利用地理优势、土楼资源,开起了客栈旅馆、茶坊酒吧,卖起了杂货土特产。
路边有一巍峨的土楼,大幅招牌写着“围裙楼客栈”。随意步入,只见大红灯笼高挂,客舍俨然。奇怪的是这大楼却是“徐妃半面妆”,只建了一半,另外一半是一堵半月形的夯土墙,上面盖着护墙瓦。如从远处的半山俯视,一半高一半底极像是女孩子飘逸的围裙。一打听,原来这座叫裕德楼的土楼,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历尽沧桑。1926年遭军阀掠劫焚毁,1972年重建时住户已不多就打造成了“围裙”。如今可是特色经营,很吸引人。毗连着的是庆光楼农家旅馆,松兴楼“D调休闲吧”……街上行人,南来北往,只是分不清哪些是游客哪些是村民。
在这里,原始的美与现代的美是如此完美结合,让人感到有点意外。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很多古村落湮没在荒草中,很多旧土楼坍塌了。那些曾经隐于深山之中的土楼,有的已经长期没人居住,屋内落满灰尘,屋顶生起野草。有的则被改造的面目全非,楼内楼外,崛起的是一座座红砖白瓷的新建筑,周围的不少树木也横遭砍伐。更有甚者,为了保护土楼而把原住民悉数迁出,民居却少了居民,成了空楼。即使整治一新,那充满闽南农家生活气息的景象却一去不复还了,能不叹息?把散漫的思绪收回,这时蓦然感到塔下留在我们心中的慰藉是多么可贵。
沿着小溪继续漫步,入眼的是溪边耸立的古榕树,绿冠如盖。每一片叶子,都像风帆那样捕捉着山川里的微风,颤动着。绿阴底下石阶历历,石缝里钻出几株不知名的杂草,扬着米点般的花。三五成群的村妇在溪边浣洗着,絮叨着。不远处,孩童光着屁股在水中嬉戏,泼啦啦响成一片,那是孩子们的天堂。眼前的情景,唤醒了我们久违的有关童年、有关故乡的温馨回忆。再往前走,有一垂钓的稳坐岸边,悠闲地抽着烟,望着水面上的浮子,不慌不忙地提杆取鱼。看架势似乎是游客。而在水潭里摸鱼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日晒雨淋身体依然健壮,偶有所得或不得,古铜色的面庞一直泛着笑意。人和自然是如此地和谐,挥洒成了一幅写意山水画。
折向溪边小巷,依然青石板,依然有土楼,只是小巷更加清静幽深,土楼更加古朴神秘。路面湿漉漉的,墙根被藓苔染成了暗绿。沿着蜿蜒走进曲折,塔下的历史在张氏祠堂“德远堂”凝固。堂内的神龛上,摆放着张氏到塔下开基后的列祖列宗灵位,供族人祭拜。堂前正中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边耸立着几十根石龙旗杆,如一片石林刺破云天。勒石记下了祖辈的辉煌:科举功名,官衔爵位,春风得意马蹄疾;还记下了现在的荣耀:海外赤子造福桑梓,百岁寿星四世同堂。尊重知识,尊重财富,尊重人性,尊重自然……如溪水一样永恒,如土楼一样悠久。
塔下的夜更是风情万种。景观灯亮起来了,把土楼的丰姿勾勒了出来,圆的、方的;水上的拱桥闪着五彩的光芒,掩映在夜色中,朦朦胧胧。错落的红灯笼倒映在水面,泛着迷离的光影。这时你会发现屋旁僻静小径横杠上挂滿了罩上布帘的鸟笼,鸟儿安歇了,街头却热闹起来。游客们相约着去咖啡馆、酒巴间,去卡拉OK、去闲逛。村民们大多洗去一身风尘,围坐在厅堂里或路边桌子旁,啜着自制的红茶或喝着自酿的米酒,天南地北地聊着。土楼前的空地,村姑们伴着富有动感与节奏的音乐,跳起了街舞。四周是一片安逸和祥和。
坐在土楼新辟的茶室,望着窗外的流水,感受着秋夜的温柔。打开电脑和手机,在这传统与时尚,梦幻与现实如此有机相联的乡村,人们不会为通讯信号的强大,甚至可以免费wifi一如都市里的星巴克而感到惊奇。耳际飘荡着熟悉的旋律: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
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是无意的吟唱?是过往的追忆?庆幸的是今天的塔下,已经不再唱过去的歌谣了,这是多么令人欣慰,令人振奋的事情。我们在塔下,感受了一川风情,于是纷纷把相片、把感慨发给了的亲人、还有更远地方的朋友……
http://www.wosowoso.com/jpg/fgx/fgx334.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