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美国】流连市政厅
标签:
美国旧金山市政厅参观文化 |
分类: 浪迹天涯---在外旅游 |
流连市政厅
在旧金山,当听说要带我去参观也就是去逛市政厅时,我笑了。市政厅,在国内称之为市政府,这也让参观、也有看头?我对官府衙门向来敬而远之,俗语: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绝对了点。平民百姓有逛街的,有逛公园的,有逛博物馆的,但没有人有事没事想去逛衙门的。好意难拂,客随主便,同时也想见识一下老外的“衙门”,于是就去了。
格鲁夫大街(Grove 
熠生辉,光采夺目。因建筑风格类似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所以被誉为西岸白宫。很快我就被眼前这座已有近百年历史、类似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所吸引,她独特的凝重、硕大与古典之美,肃穆辉煌。如不经介绍我一定会误以为这是一家博物馆或是大教堂。市政厅前的绿地,塑有造型各异的雕像,有的气宇轩昂,有的横刀立马,还有一些现代派的作品。周围的人很随意,有散步游荡的,有驻足观赏的,还有匆匆路过的。
市政厅开放给游客参观,不需要事先登记和预约也不需要买票付费。走进刻有City
想起了近年来在国内,从繁荣的沿海地带到广阔的西部内陆,从寒冷的黑龙江到炎热的海南
岛,各地都持续不断在斥巨资建造豪华办公楼。奢侈之风盛行,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如流水,群众反应强烈又无可奈何。媒体、网络常有披露,更有多事者把一组组中国和美国政府办公楼的对比照片发在论坛,老美的无不简朴寒碜,阿中的个个恢宏堂皇。这当中难免有“选择性报道”的官病,以偏概全。殊不知老美也有奢侈豪华的,旧金山市政厅即是现成的一例。
但如对各自来历作一简单比较,或许会有启迪。旧金山是太平洋岸海港、工商业大城市。十九世纪中叶在采金热中迅速发展,是座名副其实的“金山”,经济实力雄厚。旧市政厅毁于1906年的大地震,1913年规划重建时考虑了整个新城的美化,并为举办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作准备。而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在狂热投建楼堂馆所的背后却有很多的不堪,违法占用耕地,违反审批程序,盲目攀比,贪大求洋,审美情趣低劣,以致于有把办公大楼建成集办公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为此不惜贷款举债,甚至挪用扶贫款、救灾款等专项资金。这当中权力伴生腐败,贪污受贿横行,流淌的是污泥浊水。同样是政府的豪华办公楼其美丑善恶立判。
在市政厅流连,我留意到整个办公区域非常安静,各个办公室都可推门而入。走廊里很少见得到公务人员,显得很干净、很清静。厅内摆设有展示旧金山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的图片、文物,墙上有办公区各行政部门一览表、有政府文件公告等。来办事的当地市民如有来这里缴纳税款的,和忙着在穹顶下拍照留念的游客互不干扰。我们沿着大厅里的主楼梯,拾级而上。这大理石砌成洁白的大台阶,是厅内有特色、靓丽的一道景观。从地面开始往上,一层层似椭圆弧形的台阶逐级缩小,尽头也就是楼梯的最高处,俯首回望,呈现出一片如波心涟漪的艺术之美。
攀上楼,我意外发现,陪我而来的外甥女脸上泛起一道红晕,脉脉含情,仿佛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之中。原来几年前就在这大厅、在这圆弧形的大台阶她的婚礼隆重举行,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
少女的情怀总是难忘。没想到市政厅也可以如此地温馨,这里可以登记结婚可以举行婚礼,连美国人的偶像玛丽莲.梦露当年也选择了这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二楼的200号OFFICE
这一切有点不可思议,在国内我有多次到省、市政府办事的经历。多年来政府部门越来越多,越搬越大,办公大楼越建越高。省、市政府更是以福州城内名山为依托,各占一片,楼馆亭所,岗哨林立。门难进,脸难看成为痼疾。记的有一年因一件公务需和领导一道去拜访一位分管副市长,于是先预约。当然不会打什么公布的“市长热线”之类,我们手头都有一本内部的政府各部门通讯
录,厚厚的。先打电话给这位副市长的秘书,请示汇报、汇报请示,几个来回,定了时间可以拜访了。到了市政府,大门警卫、二门警卫,仍不得而入。要电话传达,秘书引进,才能入坐会客室,等待首长接见。至于领导出访,受到公民质疑更似天方夜谭……。
这些联想真有些不合时宜。踏进旧金山的市政厅,其实是可以让自己纯粹置身在一个艺术殿堂,或许欣赏了艺术之美,进而能感悟到文明之美、人性之美与自由之美。美,总让人流连忘返。
http://www.wosowoso.com/jpg/fgx/fgx326.gif
在市长办公室门前站个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