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诗】春的情绪

(2010-04-08 10:03:37)
标签:

杏花

春雨

雨巷

柳哨

笙歌

江南

分类: 诗海一叶---我歌我吟

【散文诗】春的情绪春   的  情 

 

    故乡的春,烟雨霏霏,似乎有拭不干的清泪。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在雨的缠绵中,心境无由地惆怅。无烛可剪的西窗,却有青灯黄卷相伴。冷冷的春夜,携一卷书香,和着古典诗词的清韵,飘逸而来……

 

    难忘元人《风入松》: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杏花、春雨、江南”,剪取的正是,渐渐逝去的三月,点抹成一幅意境深邃,韵味隽永的米氏山水。定格了千年思维,留下不释情结。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梦中的故乡:幽幽青瓦,高高粉墙;绿榕如洗,杏花飘香;远山含黛,牧童吹笛。仿佛楼阁依旧倚河,河道逶迤,石桥相连。不时有才子佳人隔河凝望,吟诗作对,一出“荔枝换绛桃”的凄婉爱情,演绎了残唐。*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卖花声声,唤醒寂寥,轻寒翠袖,临窗簪花。流年暗换,有谁还记得,陆放翁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壮年时的裘马清狂?耳畔萦绕着瘦宋婉约的诗句,心底回旋着的是厚重的苍凉。

 

    悠长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在雨的哀曲里,飘过戴望舒丁香一样的女子。老宅古巷,油纸伞下,亮丽身影,孑然而行。细雨消褪了她的颜色,冷风吹散了她的芬芳。这景象风靡了多少唯美的心,湿润了多少多情的眼睛。触景伤怀、愁绪缠绕的伤感几十年未断。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舞榭歌台,垂杨系马,笙歌散尽游人去,蓦然回首,梦断双燕归来细雨中。慨叹之情油然而生,春光短暂,原来春带愁来,又不解带将愁去。小园香径空徘徊,看花开花落;世事沧桑,人事代谢,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故乡的春,杨柳依依,绿叶颤抖着柔软的微笑。白日放歌,青春作伴,残寒消尽,疏雨过后,清明时节,可唤友、可踏青、可远足、可咏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竹外桃花,春江水暖。春风拂面,自在娇莺。这些是否能驱散郁结的阴霾,让情绪高飞?

 

    公园绿地,杏花不再。郁金香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可少了诗情画意,除了惊艳,浩瀚诗海泛不起一丝涟漪。驱车离尘嚣,一路和风细雨,箬笠蓑衣,不问人间情和物,只想询个牧笛柳哨。驻足客舍,高悬的灯笼,红得朦胧;笙歌阵阵,酒盏深浅;胭脂女子,鬓角凌乱香腮雪。

 

    风声雨声读书声间或可闻,只是卖花声已喑哑。迷惘中,记不清坊巷错落,枕河人家,柴扉半掩,小院闲庭,何时已从视线中消失。轻尘沾衣,零落成泥;疏雨横斜,市声嘈杂。寻寻觅觅,再也找不到,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曲巷拉成通衢,轻裘宝马绝尘。五陵少年踏尽落花,不知又游何处。

 

    年年岁岁花相同,岁岁年年人不同。故乡春回,归燕旧识,登楼望远,况味已殊。只有情怀,还似旧家时。三分浓情,一丝哀怨,多少事,欲说还休。

 

        *这是流传在福州地区唐五代时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参看《闽都别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