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摄影抓拍福州故乡的梦 |
分类: 八闽三山---故乡风物 |
摄于福建福清瑞岩寺。五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嬉戏在弥勒石佛上,构成了生动的“五子戏弥勒”。可遇不可求。"五子戏弥勒"取意阖家欢喜,其乐融融。
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古代民众祈求多子多福,因此弥勒佛又有了“送子弥勒”的称号,由此还出现了“五子戏弥勒”的塑像。弥勒龛两旁的柱子上刻有许多哲理高深的对联,常见的有:“开口常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瑞岩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境内的瑞岩山。北宋所建,距今约九百年历史。瑞岩寺独具特色的佛教文物当属瑞岩弥勒佛造像。它在瑞岩山瑞岩寺西。系用一天然巨岩圆雕而成,是一尊高和厚各约9米、宽10米的弥勒佛坐像,据《海口特志》记载:“元至正元年(1341年),邑人吕伯恭琢大石为弥勒佛像,高三丈五尺,相传琢匠日间有百人,夜间只有九十九人,疑有神助。”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僧悟普构堂覆之,现周围仍存有石柱,堂已圮。嘉靖末,参将戚继光勒石纪胜,碑文系周天球所书。又镌“望阙台”三字。泰昌元年(1620年),少师叶文忠公募资重建,石像盘腿坐,袒胸露肩,左手捻珠,右手抚腹,两眼微眯,双耳垂肩,笑容可鞠。腿腰上还雕有三尊小罗汉,逼真生动地表现了弥勒慈祥、乐观的性格,形神兼备,为元朝石雕的杰作,是我国东南最大的石雕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