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戒
《佛学常见词汇》
梵网经上所说的十重与四十八轻戒,合称为五十八戒。
下面的内容,于戒不生敬信者,请跳过。切记切忌!
《梵网经》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是事應當學敬心奉持
1.
佛言。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2.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咒盜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3.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4.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緣妄語法妄語業。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5.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緣酤酒法酤酒業。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眾生顛倒之心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6.
若佛子。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7.
若佛子。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8.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9.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10.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
四十八轻戒发送不能,具体请见《梵网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