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亚
东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81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到八万四57

(2022-11-04 09:44:57)
标签:

佛学

分类: 佛学

十七地

《佛光大辭典》

即十七種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際,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種境界。即:()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三)聲聞地,(十四)獨覺地,(十五)菩薩地,(十六)有餘依地,(十七)無餘依地。此中,初九地係屬三乘境,觀此境能起以下六地之行,再依此行得證以下二地之果,以此表示境行果之順序。

 

《瑜伽師地論》前半部有系统性详细论述。

云何五識身相應地。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云何眼識自性。……云何耳識自性。……云何鼻識自性。……云何舌識自性。……云何身識自性。……

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云何有尋有伺地。云何無尋唯伺地。云何無尋無伺地。……如是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一界施設建立。二相施設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五雜染等起施設建立。……

若略說三摩呬多地。當知由總標故。安立故。作意差別故。相差別故。略攝諸經宗要等故。

云何非三摩呬多地。當知此地相略有十二種。或有自性不定故名非定地。謂五識身。或有闕輕安故名非定地。謂欲界繫諸心心法。彼心心法雖復亦有心一境性。然無輕安含潤轉故。不名為定。或有不發趣故名非定地。謂受欲者。於諸欲中。深生染著。而常受用。或有極散亂故名非定地。謂初修定者。於妙五欲。心隨流散。或有太略聚故名非定地。謂初修定者。於內略心。惛睡所蔽。或有未證得故名非定地。謂初修定者。雖無散亂及以略聚嬈惱其心。然猶未得諸作意故。諸心心法不名為定。或有未圓滿故名非定地。謂雖得作意。然未證得加行究竟及彼果故。不名為定。或有雜染污故名非定地。謂雖證得加行究竟果作意。然為種種愛味等惑。染污其心。或有不自在故名非定地。謂雖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其心亦無煩惱染污。然於入住出諸定相中。未得自在。未隨所欲硬澀艱難。或有不清淨故名非定地。謂雖自在隨其所欲無澀無難。然唯修得世間定故。未能永害煩惱隨眠諸心心法。未名為定。或有起故名非定地。謂所得定雖不退失。然出定故。不名為定。或有退故名非定地。謂退失所得三摩地故。不名為定。……

云何有心地。云何無心地。謂此二地。俱由五門。應知其相。一地施設建立門。二心亂不亂建立門。三生不生建立門。四分位建立門。五第一義建立門。……

云何聞所成地。謂若略說。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又於依止名身句身文身義中。無倒解了。如是名為聞所成地。……

云何思所成地。當知。略說由三種相。一由自性清淨故。二由思擇所知故。三由思擇諸法故。……

云何修所成地。謂略由四處。當知普攝修所成地。何等四處。一者修處所。二者修因緣。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如是四處七支所攝。何等為七。一生圓滿。二聞正法圓滿。三涅槃為上首。四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五修習對治。六世間一切種清淨。七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如此四處七支所攝。普聖教義廣說應知。依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切學處皆得圓滿。……

云何聲聞地。一切聲聞地總嗢拖南曰

 若略說此地  姓等數取趣

 如應而安立  世間出世間

 此地略有三  謂種姓趣入

 及出離想地  是說為聲聞 ……

云何獨覺地。當知此地有五種相。一者種姓。二者道三者習。四者住。五者行。……

云何菩薩地。……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何等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分。四者增上意樂。五者住。六者生。七者攝受。八者地。九者行。十者建立。……

云何有餘依地。當知此地有三種相。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靜施設安立。三者依施設安立。……

云何無餘依地。當知此地亦有三相。一者地施設安立。二者寂滅施設安立。三者寂滅異門安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死亡2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