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名相9-用两种方式解释世界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数哲 |
假设有一个物理电路的黑盒子。有3个探测点A、B、C,测得AB之间的电阻为20Ω、BC之间的电阻为20Ω、CA之间的电阻为20Ω。那么黑盒子里面是怎样的电路呢?
如果假设AB、BC、CA之间的电阻为三个未知数,进行求解,可以得到上图中的第二个答案,然而,上图中的第一个答案也是满足科学观察测试的。
在不知道内部拓扑结构的情况下,答案并不唯一。就算科学将上面两种解释同时给出,这答案完备吗?科学对世界的解释,也是这样,它是正确的吗?是完备的吗?还是说,科学对世界的解释从一开始就只是对世界各种解释其中的一种?
回到上面的黑盒子,结合以上两种形式的拓扑结构,可以得到无数种答案。而且谁又能确定黑盒子里是其中答案之一呢?更复杂的拓扑结构也可以被构造出来,解释黑盒子的方式无穷无尽。
有人会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条件不足,或者说,是观察受到了限制。比如,如果把黑盒子打开看一看,确定内部结构、增加更多的测量点,就能确定黑盒子中的真相。然而,观察测量从来都是受到限制的,受限是绝对的而不受限是相对的。走到量子物理之后,观察测量的完备性这梦想,不但被测量测不准所击碎,也被观察与不观察造成不同结果所击碎。
对黑盒子的观察,确定内部结构是前提之一,就算宏观上接受这前提吧,在此基础上可以有其结构中各个未知量数量的确定,观察测量的数量不小于此未知量数量,才有可能在一套逻辑理论下得到所有未知量的解。
在此,这一套理论又成为前提,那么这一套理论又从何而来?它同样来自于观察、来自于测量,它同样是以一种方式对世界的解释,人们往往将这种解释当做真理使用,却忘了它来自何处、以何为前提。科学就是这种不断将各种对世界的解释进行演绎运用堆叠发展,直到成为一个科学“真理”的庞然大物。在这种环环相套互相依存中,其实找不到任何可以依赖为真理的前提。任何把对世界解释当做真理的想法,都是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