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2016-05-27 20:24:21)
标签:

365

明末清初

后赤壁赋

青花大碗

分类: 瓷器标本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这件后赤壁赋青花大碗标本,是我比较喜欢的意见瓷片标本。原因有三,其一:这件标本是玉璧底,宽圈足,矮足墙,按照玉璧的标准,“肉大于好为壁”,那么这件瓷片标本的底为标准的玉璧,只是与唐代玉璧底相比,足墙并不是平的,二是略微向内倾斜。
        其二:这件青花标本上书写有大量大文字,一般瓷器上文字较少,文字较多的瓷器要到明末清早期才大量出现,比如康熙朝较多出现的“圣主得贤臣颂”,就是一个例子。为什么古人不愿意在瓷器上写字呢,原因还是与古代文人对手工艺者的歧视有关,古代文人自命清高,非常歧视手工业者,特别是陶工,这种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而且他们还认为把字写到泥土制品上,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亵渎,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几千年的辉煌陶瓷史,却没有一个陶工留下名字的原因,正因为这样,带字的陶瓷也就相对比较稀少,虽然清代以来,这种现象已经大大改观,但是,流传下来的带大量文字的瓷器还是比较少的,这就是我喜欢这个标本的第二个原因。另外,这件标本上的残留文字,是我费了好大劲,才查出来出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完整的文章附在文后。
      第三个原因是:这个标本的内底有永乐年制款,虽然是仿款,我也是比较喜欢的。除了这三点意外,内底的一圈青花纹饰,也是很让人喜欢的。
      不过,我觉得也有不太好的地方,就是这个标本的胎呈现灰白色, 这个与清初那种洁净的白胎土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个也是我又想不太理解的地方。
     在网上,我也找到了这件标本对应的完整器,附在文后给大家一起欣赏。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附录1:苏轼《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附录2.《后赤壁赋》青花诗文碗完整器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明末清初后赤壁赋青花诗文大碗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