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学习笔记之三 -- 支钉叠烧

标签:
365瓷器烧造工艺支钉叠烧瓷器鉴定 |
分类: 瓷器鉴定 |
青釉碗,敞口,标本内底有5个支钉痕,外底有五个支钉痕,从大部分标本推断,整器应该有六个支钉痕。
底部支钉痕迹
此标本有8-9个支钉痕,比较不一样的是,这个青瓷还有褐釉斑,推断整器应该有5个褐釉斑,这个具有长沙窑的工艺特征。
标本底部有4个支钉痕迹,推断完整器应有8-9个支钉痕。
这件标本比不一样,内外底的支钉痕个数不一样,标本外底部有8个支钉痕,内底有四个支钉痕,推断整器外底有14个支钉痕,内底有6个支钉痕,原因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青瓷碗标本,器物内外底各有6个支钉痕,整器物应该有12个支钉痕。
此器物标本釉色与之前不同,呈现酱黄色,带漩涡状纹路,外底有7个支钉痕,内底也有7个支钉痕,推断整器物内外底都有12个支钉痕。
外底有7个支钉痕
此器物的圈足呈现出宋代特征,说明到宋代还存在支钉叠烧工艺,标本内外底均有5个支钉痕,推断整器应该有9-10个支钉痕
从上面的标本图形还可以整理出一些特征:
1) 瓷器内外支钉痕个数一般相同,也有不相同的,怀疑叠烧了不同的瓷器
2)支钉痕都是外底不较大,内底比较小,呈现锥形
3)器物底部多为平底,具有显著的魏晋南北朝的特征,也有圈足的,不过少量较少。
4)大部分都是青瓷,也有少量的褐斑或者酱釉。
5)内底满釉,外底都是半截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