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源木本
水源木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658
  • 关注人气:3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 转轮藏阁

(2015-01-26 18:40:29)
标签:

365

隆兴寺

转轮藏

龙藏寺碑

佛学

分类: 考古杂谈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是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整座小楼的设计就是为一个转整座小楼的设计就是为一个转轮藏而构成的,这个转轮藏是中国现存惟一第十世纪的真正可以转动的佛经的书架。

    中国现代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正定前后考察过四次,最重要的一次就是就是携夫人林徽因同游的第二次。在战乱纷飞的年代,梁思成不仅给隆兴寺做了详尽地测绘、判定了主要建筑的年代,还为后来的修旧如旧提出了宝贵意见和提供了详细资料。

     在梁思成先生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详细描述了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和转轮藏阁,从第204页到第215页,在第210页,有关于转轮藏殿的描述:

   "在摩尼殿之后,与慈氏阁相对立于大悲阁之前。殿平面三间正方形,前出雨搭,实为一重层之阁。其下层遍前安装转轮藏一,故两前内柱之距离须略加宽,以容转轮藏,上层无雨搭,四周有平坐,上檐之下,另有腰檐一周,顶为九脊顶..."

     九脊顶即为歇山顶,整体上来看,转轮藏阁是一幢重檐歇山顶的建筑。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梁思成著《图像中国建筑史》中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断面结构示意图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转轮藏阁建于北宋初年,元、明、清均有重修。该殿历经千年而屹立不倒,是我国现存宋代小木作稀有遗物。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转轮藏阁内一块碑,已经看不清有任何字迹。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木制转轮藏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转轮藏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著名的隋代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全称“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在中国的书法发展史中,隋代是汉隶向唐楷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而龙藏寺碑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字体方整有致,结构严谨,用笔沉滞宽博,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呆滞,在书体结构和用笔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赞誉“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后人也称其为楷书第一碑。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转轮藏内的立柱和梁架。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转轮藏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转轮藏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立柱和覆盆状的柱础,学习中国画鉴定的时候,老师介绍过,覆盆状的柱础一定出现在宋元以前,鼓腹状的柱础一定出现在明清以后。此处的柱础清晰地表明了他的年代。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立柱和柱础。
走进河北正定隆兴寺之三 <wbr>-- <wbr>转轮藏阁

转轮藏上雕刻的静谧额的卷云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