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隆兴寺摩尼殿)
进入正定隆兴寺,最前面的大殿就是天王殿,隆兴寺是没有山门的,这个里面还有一段传说:在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恭监修大佛寺。当主体工程行将完工,只剩下山门未建时,尉迟恭接到唐王要斩秦琼的消息。尉迟恭与秦琼是生死之交的好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尉迟恭心急如火,哪还顾得上监修工程,立刻驰奔京城要解救秦琼。由于尉迟恭行前未将山门的建造方案做出说明,施工的工匠们不敢擅自建造山门,便急忙去追赶尉迟恭请示。当追到河南的境内时,才追上尉迟恭。工匠们请示尉迟恭:“大佛寺的山门修在什么地方?”尉迟恭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将,一见有人追来耽误了他的行程,心中非常不快,就将马鞭向地下一指,随口答道:“就修在这里吧!”说完,一扬马鞭,急驰而去。工匠们没法儿,只好遵命,在当地建造山门。因此隆兴寺前没有山门,当地民间却有“寺大山门远,山门在河南”传说的由来。

隆兴寺建筑分布图

隆兴寺摩尼殿远景

摩尼殿内的梁柱和斗拱结构,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四次探访摩尼殿,一位世界级建筑大师,能在不同年代,对一座殿堂进行四次探访,那座建筑的价值自是可想而知了。这四次分别是:
第一次考察摩尼殿在1933年4月,时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的梁思成,慕名来到正定,“虽在兵荒马乱之中,时间匆匆,但收获却意外的圆满”。他对隆兴寺摩尼殿十字形平面建筑格局、四面各出一歇山式抱厦惊叹不已,称“只在宋画里见过”。“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第二次考察摩尼殿,是在当年的11月,他携夫人林徽因女士一同详细地校正了旧时图物,并做了细致测量,称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里也是别开生面。”在以后的著述和教学中,梁先生将摩尼殿作为实物中罕见珍例,列入《历代木构殿堂外观演变图》,使这一生动典范永载建筑史。
第三次考察摩尼殿是在1952年,出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教授,专门利用暑假来到正定,历时一个多月,绘制摩尼殿整个建筑结构。他不顾酷暑,早出晚归,图形绘了几大本。
第四次探访摩尼殿是在1963年,由于摩尼殿的建筑年代,历史文献均无记载,梁先生根据建筑形制反复深思后提出,摩尼殿可能建于宋仁宗年间1050年左右。后来考证结果证明,梁先生当时的判断与其后大修时发现的多处墨书题记正相吻合——摩尼殿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四年,即公元1052年。

摩尼殿内的精美彩绘壁画。

摩尼殿内的精美彩绘壁画。

摩尼殿内的精美彩绘壁画。
摩尼殿内的彩绘壁画,已经脱落的相当厉害,这也说明了它的年代久远。

摩尼殿的抬梁式结构

摩尼殿内的斗拱

摩尼殿外的斗拱

摩尼殿外的斗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