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2015-01-13 21:28:16)
标签:

365

邵伯镇

条石古街

大马头

分类: 考古杂谈

“邵伯”镇名的由来,邵伯还有一个别称,名叫“甘棠”或者是“邵伯埭”,因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于此筑埭造福于民而得名,百姓把谢安比作西周时的召公,为纪念谢安改原地名步邱为邵伯,古代“邵”和“召”同音,日益兴盛。多年历史的积淀,使古镇邵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同时又造就了斗野亭,镇水铁牛、谢公祠、条石街、甘棠古树等十多处古迹,也留下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传奇足迹。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光滑的条石铺满街道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光滑的条石铺满街道,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清代建筑,金芝堂药房。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古老的阁楼。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巨大的木料做门面的支撑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明式建筑老邮局,建于清末。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董恂读书处。

董恂http://baike.baidu.com/wikiui/api/p?c=551579594610064923422945665

    钟爱读书http://baike.baidu.com/wikiui/api/p?c=950481408382793485046963025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董恂读书处。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美丽的窗棂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大马头,邵伯古街最有名的建筑。

大马头地处运河大堤东侧的邵伯条石街,是苏中地区保存较好的古街道。

从中大街到上河边拾级而上,抬头便见一高大牌楼,上面有石刻“大马头”三字。最近,牌楼按清代原样重修,愈显古朴风貌。站在“大马头”桥上,你会感受到当年帆樯林立、装卸繁忙的兴旺景象。
沿古镇市中心向西,拾级而上,就能看到大运河线上远近闻名的货运码头——大马头。人们称它为“运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马头对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与河西大街遥遥相望。
运河兴旺,邵伯繁荣,大马头自然成为运河线重要商埠之一,而且素有“镇江小马头,邵伯大马头”的美称。码头日夜货物不断,帆樯林立,各种船只挨帮依靠,装卸工人嘴里的邵伯号子此起彼伏,构成为一种劳动交响曲。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龙行邵伯,见到这里的热闹景象,他也要求由此登岸,微服私访,查看民情。大马头在邵伯诸码头中数最大,最具历史文物价值的,三十几级青石台阶,直伸河底,台阶石又宽又长,很便于上装下卸。在码头的北面有一座土地庙,终日香火不断,船民烧香祈求平平安安,顺风顺水。邵伯大马头下的运河石堤和石码头,是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原汁原味的保存了下来,实在难得。现想在运河沿线,找出这样的老古董,很不容易。它能反映运河的发展史,也具有较高的水利史籍和文物价值。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从这里望去,祥子后面不远的地方就是老码头。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古街上的小孩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古街建筑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古街建筑和仿古路灯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残破的建筑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老旧的门面,巨大的梁柱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青砖黛瓦,朱漆大门,条石铺路。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历史与现在的相依相伴。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老街门面,早已无人问津。
感受曾经的繁华--邵伯古镇掠影之古条石街(二)

条石老街的对面,是繁华的龙虾一条街,没到龙虾上市季节,各地的食客蜂拥而至。今日的邵伯,以龙虾,船闸闻名于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