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给予

(2010-12-17 14:40:07)
标签:

教育

感恩

给予

分享

育儿

分类: 妈妈随笔

一个大姐讲了件真实的事情:她的一个朋友,从小对儿子精心呵护,孩子考上大学,有了女朋友。一天,妈妈生病在家,儿子从学校回家,给妈妈说了几句话,出门了,过了一会,买了一兜水果回来。妈妈心里挺高兴的,却听儿子说:“妈妈,我朋友病了,我去看看。”看着孩子提着水果远去的身影,妈妈无声地哭了。听到这件事,开始是生孩子的气:怎么孩子这么没良心,还没娶媳妇就忘了娘。但是仔细想想,这位妈妈是否也该好好反省一下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自己给予孩子的太多,忘记了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忘记教育孩子学会给予呢。下面写写我们在这方面对sam的教育。

几个场景:1、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住时的情况:有sam喜欢吃的东西摆到餐桌上,sam会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先分出来,然后自己再吃。这种习惯,是培养出来的。一开始,爷爷奶奶不吃,会说:“谢谢宝贝,爷爷奶奶不吃,留着给你吧。”后来,我给爷爷奶奶说,不可以这样,孩子给您们吃的,多少您应该吃些,要让孩子知道,大人优先,他应该排在后边,要学会尊敬老人。以后,爷爷奶奶接受了,孩子也习惯了。2、爷爷奶奶不和我们住在一起后,表嫂帮我们照顾孩子:阿姨接送孩子,还帮我们做晚饭,孩子跟阿姨很亲。有一天,sam吃着饭,突然说:“妈妈,以后我还要多挣些钱。”“为什么?”“因为阿姨没有钱,等她老了,没有钱怎么办啊,我能多挣些钱,她想要多少就给她多少。”我把孩子的话转给嫂子,她感动得流泪。阿姨说孩子经常这样,有时候会看到广告介绍好玩的地方,嫂子说没去过,sam会说:“阿姨,我长大了带你去啊。”孩子的一句话温暖了大人的心。3、与小朋友交往:sam和月月上课,有一次,月月小朋友没有得到分卡(老师根据孩子的表现奖励的卡),见到妈妈很不高兴。Sam赶紧说:“没关系,把我的给你啊。我有两分呢。”可是他的卡是一张,差点就撕开一人一半了。

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天生的吗,可能是。但是,这样的表现也应该来源于我们的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注重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感恩、给予。几件小事:1、我和sam爸爸工作都比较忙,爷爷奶奶帮助我们照顾孩子,两位老人又特别通情达理,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基本和我们一致,我们对爷爷奶奶的帮助一直心存感谢,对老人很尊敬。逢老人的生日,我们总会买些礼物送给老人。今年sam奶奶过生日,我提前就备好了礼物,我告诉sam奶奶过生日,孩子精心给奶奶画了一张贺卡,一起寄给了奶奶。在奶奶生日那天,我们让sam给奶奶打电话,每个人都给奶奶送上了祝福。2sam从小喜欢和小朋友分享,他到院子里,孩子们经常一起玩,有时候家里有了好吃的东西,sam下楼时会先看看大概的人数,带上吃的东西,到楼下后,会先分给其他孩子们,留最后一个自己吃。有了好玩具,sam也会带下楼和小朋友一起玩。对sam的这种大方的表现,无论带出去的东西有多贵,我们总是给予表扬,告诉他好东西大家就是要一起分享。对于玩具,我们倒也会提醒他,要注意爱护玩具,弄坏了大家就没法玩了,所以sam也还是比较爱惜东西。

曾经见过这样一件事:孩子们一起踢球,口渴了,一个孩子回家拿了一板酸奶下楼,被他爸爸看见了,问他:“你拿这么多下去干吗?”孩子说:“给小朋友啊。”老爸说:“大家都回家了。”酸奶就被老爸拿回家了,当然,孩子也回家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作什么样的父母。3sam的英文还算不错,有的家长问我怎样教孩子的,有什么好方法。我就把自己认为有效的做法一股脑都说出来,包括sam用的mp3播放器的牌子、型号都告诉家长,还根据孩子情况的不同,提出帮助孩子提高的方法,自己有的光盘和资料还借给一些小朋友,尽可能为大家帮忙。我相信我的这些做法,sam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不知道若干年后,我家sam同学会不出现前面的情况,我相信自己的身教与言传,会对孩子有一些影响。写这篇文章,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培养一个有爱心、知道感恩、分享和给予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