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总是美好的
(2012-08-03 23:41:45)
标签:
体育 |
美国“黑珍珠”道格拉斯力压俄罗斯美少女科莫娃,夺得了女子体操全能冠军,成为首位夺得该项目奥运金牌的黑人选手。在场边,和她一样抢眼的,还有美国女子体操队的华人主教练华人乔良。
乔良是地道的北京人,5岁进入西城区体校,曾担任中国国家体操队副队长,1991年退役后,23岁的他获得爱荷华大学奖学金,留学美国,8年后,通过辛勤工作攒下的积蓄,乔良开设了自己的体操学校,培养出了众多体操人才,“黑珍珠”道格拉斯就是其中之一,而在她之前,乔良还带出了著名美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肖恩·约翰逊,在北京奥运会上,肖恩·约翰逊夺得了平衡木金牌、全能和自由操银牌。
乔良被美国体育界称为“男版郎平”,知名度越来越高,他的体操学校也办得十分成功,虽然每小时一般收费20美元左右,很多家长排队将孩子送过来,有的甚至不惜举家搬到爱荷华州。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乔良虽然要培养奥运金牌选手,但这并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的体操学校有1000多名小学员,其中绝大多数学员都是业余选手,竞技层面的高水平运动员只有40几名。
像乔良这样的体操学校在美国很多,虽然并不是每所学校都能招到1000多名学生,但仅在加州,体操就有上千家。家长送孩子来练体操,并不是为了拿世界冠军,而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美国家长认为体育运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与文化课学习同等重要,因此只要孩子对某项运动感兴趣,家长都会尽量为孩子创造条件。美国的大学也同样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如果你在某项运动上具备足够的才能,有很多机会申请到大学奖学金。
这和我们的情况很不一样,美国体育依赖群众基础,而我们更倾向精英培养。乔良觉得,体操在中国也会朝着大众普及的方向发展,因为老百姓生活富裕了,就会在健身上投资。
乔良的经历很有意思,他经历了两种不同的体操环境,跨越了不同的文化,并且都获得了成功。在美国,乔良必须调整自己的观念,从精英体育过渡到大众体育,不过,在培养选手的时候,他保持了中国训练方法中的优点,他的选手动作规范、技术精确,很容易在美国“本土选手”中脱颖而出。比如“黑珍珠”道格拉斯,两年前没有拜入乔良门下的时候,她技术粗糙,小毛病很多,还有点罗圈腿,不过,在乔良的帮助下,道格拉斯技术提高不少,加上优秀的身体条件和坚强的意志力,终于成为了美国体操界的又一颗超级明星。
乔良的成功代表了中国体育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既在一定社会条件之下,竞技体育的成功并非只有一种路径,它可以同大众体育、学校教育实现共生共赢。
以我们目前的社会发展速度,已经具备了一些共赢的条件,至少在教练人才上,中国体育并不匮乏,一些传统强项的教练已经开始了国际输出,在国外的俱乐部、国家队里,获得成功的中国教练不乏其人。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更不必担心。
不过,虽然探索已经开始,但共赢的难度仍然巨大,因为这不单是体育的问题,也不单是教育的问题,如果要说清楚,需要写上几本书。我们暂且只能留在畅想的阶段,保持一份愿望,未来,总是美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