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丑陋者尽情丑陋
(2012-03-26 20:45:56)
标签:
杂谈 |
鲁迅先生有句众人皆知的名言,叫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貌似说的是孔乙己,其实是暗指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人并不都是孔乙己,因此也并非都“不争”,真实情况是,一些人特别热爱争斗,三天不争便彷佛不知肉味,只是,他们不争还好,一争就邪魔上身,那点人性里的脏乱差,就像煤老板办的“三亚春晚”,搞得众人皆知。
其实“争论”是个中性词,不含褒贬,本该是明辨是非的最好途径,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可是,中国人的争论却颇具特色,特点之一便是“跑题”,是非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击对手,而打击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揭人过往伤疤、嘲笑他人生理缺陷、寻找把柄上纲上线……总之,他们总能迅速将争斗变为羞辱,而一些人在这些方面的斗争经验上,其丰富程度和运用自如的水平,堪称世间少有。
唯独对明辨事实本身,这些人没什么兴趣,什么理性辩论,什么逻辑推导,在他们看来,都没有马上将对手搞倒搞臭来得痛快,这种冷酷决绝的态度,很像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道理”——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
这绝不是夸张,而是经常发生的状况,特别是在网络上,每一场争论都跳不出这种荒谬的模式,似乎很多人根本就没想过还可以绅士地讲一讲道理,也不明白事实重于胜负的道理,而是过于相信羞辱的力量,即使被称作越来越成熟的韩寒,在争论的时候,也忍不住要讽刺一下对手的秃头和性能力,逞一时口舌之快。
这样的闹剧一而再、再而三,不禁让人想起已故柏杨先生的话:太多的中国人,身上都是倒刺,肚子里全是仇情敌意。
所以,一些人在网络上将舒淇逼得退出微博,也没有意外,有些人一向如此,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不正是当今社会的成功学吗,如果舒淇在微博上说了甄子丹好话之后,那些形似水军的人不是诋毁、而是合理争辩,反倒稀奇古怪了。
舒淇删掉全部微博、取消全部关注,这是目前所能采取的最好应对方法,面对一群为羞辱你而来的狂热分子,除了不给他们继续羞辱的机会,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难道你能够视而不见、以身饲虎,然后一个一个地感化他们?阿门,我们还是不要用佛祖的标准来要求舒淇。
现实就是现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时常面对现实深感无力,但改变并不容易,治疗国民性中的病症,关键不在主刀的医生,而在于患者自己和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重建,如果一些人内心以丑恶为美、以打击他人为能事、以不同立场者为仇敌、以无耻狂虐为正义道德,如果我们的社会还是充满着“成王败寇”、“阶层对立”的声音,那么,无论是舒淇、是姚晨、还是其他什么人,一旦你出现在某些人的相反立场上,都无法阻挡一场不由分说的清扫。
所以,还是走了的好,舒淇的微博出走,是一些网络暴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他们的失败,对于丑陋者,千万不能和他们抱打成一团,大家最好和他们保持距离,留下一片开阔地,让他们尽情展示他们自豪而扭曲的丑陋。
前一篇:云上的日子
后一篇:抵制“46条”还不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