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贫困县“触电”成时尚

(2011-08-01 20:09:05)
标签:

娱乐

一部叫《通道转兵》的电影即将上映,虽然票房可能会少得可怜,但它开创了世界电影的一个奇景——贫困县投资、地方官员集体参演。

这部投资800万的献礼影片,政府投资占到绝大部分,其中湖南省贫困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府出资150万,该县企业和党政机关融资100万。在影片中,通道县一名副县长和司法局一名副局长扮演了国民党将军,另一名副县长杨少波则和县商务局一名副局长、县政府办一秘书分别饰演任弼时、项英和红军军械科长,值得一提的是,副县长杨少波也是《通道转兵》原著作者和编剧之一。

在此之前,地方政府部门投资电影也屡有大手笔,比如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唐山市政府出资6000万,占总投资的一半,但地方政府官员参演重要角色还是头一次。

一个贫苦县共拿出250万拍电影,这样的做法自然要遭到公众质疑,对于一个总人口21.69万的县,250万是笔巨款,筹集起来能做不少事情,还有不少贫困线上的百姓需要救助,花在电影上无异于烧钱,而官员集体参演,也有“花公款露脸”的嫌疑。

不过,该县有自己的理由,投资电影是为了“推动当地红色旅游发展”,而官员们参演也并非不务正业,而是为了帮助影片省下一些演员片酬。

从原著、改编、决定立项到集体参演,通道县热情高涨,我猜,如果不是电影拍摄、制作、发行都有些门槛,大概县政府整个要变成电影公司了。

我一直觉得,即使难以限制地方政府的权力边界,至少也该立法禁止地方政府投拍电影,不管初衷有多么好,但电影是一项风险投资,地方政府变成风投公司是不行的。也许,通道县把电影当做是地方宣传片,从而将投拍电影划作公共事务范畴,可一笔钱投进去,影片出来很可能毫无票房竞争力,没人去影院观看,你又怎么去宣传地方的革命传统和秀美风光呢?

纵使大家质疑不断,可现实是,地方政府的电影热正持续升温,也许是看好了冯小刚电影同地方政府的双赢效应,各地方政府将民主决策抛到一边,怀揣着和小演员一样的成名梦,跟风不断,无限憧憬一炮打响,单湖南就有多个县纷纷“触电”,你可以想象,将会有多少百姓的血汗钱,以一个又一个地方宣传项目为名,被我们以忽悠为核心竞争力的低级电影工业卷走。

从通道县农业局的新闻简报里看到,通道县多个乡镇旱情严重,其中县溪镇财政仅能“挤出7万元用于抗旱”,木脚乡农作物受旱灾面积1276亩,也才“投入抗旱工作经费5000余元”,播阳镇1.2万多亩农作物严重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800多万元。而且,由于“近期仍无有效降雨、高温天气持续、抗旱设备不足、严重缺少资金等原因”,后期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既然250万投了,电影拍了,官员们也演了,而各地方政府兴致不减,我只好希望《通道转兵》能够票房成功,至少收回成本,别让21.69万通道县百姓再受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