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那么不合时宜
(2010-01-15 18:12:03)
标签:
谷歌苏珊·尼曼it |
前天发了那篇《放心走吧,谷歌中国》的博文之后,就一直等着被屏蔽,后来,博客编辑果然很负责地将它变成了我的“私密博文”,只能我自己浏览。不过,还是要感谢他们,让这篇文章存活了大约10个小时,并在不少网友转载下继续存活着,大家想看,随时可以搜索到。
不过,需要声明的一点是:我不是谷歌员工。而且,除了浏览器用的是谷歌的、经常在谷歌下载正版音乐、有两个gmail邮箱、博客用的是google的analytics做统计分析、出差偶尔用下google地图之外,跟GOOGLE以及谷歌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写那篇东西只是因为不高兴而已。大家可以看到,对此事的主流评论基本都是谷歌离开中国是愚蠢决定、经济损失会有多少等等,这正是我们的社会现状,一切评价标准都向利益靠拢,即一切向钱看,如果能挣到钱,手段可以不必在乎、底线可以和底裤一起消失。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网上随便看看,多少所谓的知名人物的头脑里,都是这套“聪明、务实”的价值观。
这很可悲。
现在德国柏林从事学术工作的伦理学家苏珊·尼曼2008年写过一本书,叫作《道德明晰:给成熟的理想主义者的指引》,《经济学家》的封面文章谈到了它,里面说:道德这一概念也许让人觉得陈旧过时,人们通常回避以道德的眼光看世界,因为道德判断散发着不宽容和偏执的气息,但尼曼女士认为,人们渴望一种道德感,在一个只惦记消费主义和一己私利的世界,这赋予了生命以尊严。人们想决定世界的运作,而不是总是被它决定。这意味着人们的行为不应该被谁最有权力左右,也不应该被谁会成谁会败左右,而是取决于什么是对的,不管代价有多大。道德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愿意为信仰承受痛苦,也解释了为原则而作的自我牺牲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道德,这是我们已经很难听到的词汇,而太多人的行为也早已不受这个词汇的支配。所以,我们看到聪明务实的人越来越多,抛开道德而夸夸其谈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能够成为舆论的主流,最简单易见的例子——潜规则的无处不在,这是抛弃道德感而极端务实的成果,要的只是某种成功,而方式则完全没有顾忌,甚至,拥有被潜规则的机会也成了很多人眼中值得夸耀的事情。
现在谈论道德,会被很多聪明人嘲笑,在这个务实的时代,即使你的愿望仅仅是“不作恶”,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偶尔看到有运气不好的贪官被绳之以法,心里不免一半是高兴、一半是同情,他们中的大部分,为官之前,应该也是善良的人。
这样下去,问题会很多,最简单的一个——你打算如何教育你的孩子、如何对待你的朋友。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不用为这两个问题担心,因为他们把孩子早早送到了国外,而且也没有和利益无关的朋友。这些人,将来大可以一走了之,到另一个地方,装作一个有道德的成功人士,度过轻松的后半生。
有统计说,差不多有4000个人,每个人带走了1个亿,而在没走之前,这些人就是大多数人的成功模板,就是聪明务实价值观的支撑,就是潜规则发烧友。
千万不要问为什么会这样,我无法告诉你,但是,我们可以去寻找答案,不要相信那些聪明人,我们要做的只是让不断地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在别人只谈利益的时候相信理想和原则是进步的推动力,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一切会好起来。
前一篇:暴雪
后一篇:NANTA,好玩的“乱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