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佛教艺术旅游 |
分类: 行走中国 |

继续往前是云冈石窟的西部石窟群。

第14窟风蚀剥化比较严重。只有一侧壁上的浮雕仍然能体现出浮雕的各种精彩之处。
第15窟是一座千佛洞窟。四壁上密密麻麻雕满了佛像。
在15窟一侧有一座小的附属洞窟,原本有九宫格形状排列的9尊佛像,但被人为破坏。据信是30年代文物贩子盗凿的,其中3尊佛像现在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从第16窟到第20窟,被称为昙曜五窟。是昙曜主持开凿的云冈石窟中最早的几个石窟。规模比较大,基本都是大佛像,大穹顶,前立壁开一门一窗。
第16窟内一尊佛立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相对比较有特点。胸前的飘带仿佛领带一样。

第17窟的主佛像是一尊交脚弥勒菩萨像。主佛像本身风化比较严重,但是两侧壁上的胁侍菩萨等雕像仍然非常生动。

第18窟内一尊立佛,保存完好,形态生动。袈裟的衣褶上也雕满了佛像。两侧壁上的十大弟子雕像也很吸引人。




第19窟也是一座保存较好,佛像精致的石窟,在云冈石窟当中也比较有代表性。但是当我们参观的时候,这一窟被工程围挡包围,说里面正在进行数字化工程,因此未能亲眼得见。只能看看围挡上挂着的石窟照片。

第20窟是云冈石窟最为著名的一窟,也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这座石窟的立壁和木制殿堂很早之前就已经坍塌,因此这尊高大的坐佛就成为一尊露天大佛。虽然露天,但佛像表情生动,雕刻细节保存较好,能看出明显的键陀罗艺术特征。在这里拍照的游客也是最多。




继续往西,第21到第45窟,属于西部洞窟群。这些石窟大多都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民间开凿的石窟,规模较小,但是仍然能看出一些艺术风格的变迁。有一些石窟保存状态仍然很好。不过各种导游资料到此一般简略带过,我们也只是粗浅地观望一下而已。





沿原路走回游客中心。路上经过侏罗纪地震遗迹,景区还特意弄了几个侏罗纪恐龙的雕像。
经过景区的商业街,出大门回到停车场。
返回大同城区,寻了一家当地特色的紫泥369粗粮季餐厅,点了几个山西特色菜,吃了晚餐。

随后一路开车到浑源,入住浑源县城的恒山国际酒店,准备第二天前往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