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凉粉 |
分类: 行走中国 |

离开雁门关,按导航一路北上,前往应县。山西应县,最出名的就是这应县木塔了,这也是我们要去参观的目标。
应县木塔,名为释迦塔,是应县佛宫寺的寺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全木结构,屹立近千年不倒。塔高67.31米,底座直径30.27米,是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有说法把它和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我觉得这类比有点牵强。如今这座塔是文物界和建筑界的“网红”,近年来网上关于它的文章不少,也吸引很多游人前往应县。
导航引导下,却没找到停车场,只好在景区附近的路边找个地方把车停下。
景区前的牌坊。旁边是游客中心和售票处。
正面是重修的佛宫寺山门和观音立像。



进了山门,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正中是木塔。实际上佛宫寺本身已经不存在了,所有佛宫寺这些建筑都是复建的,木塔本身就比这寺更出名,寺院本身反倒成了木塔的陪衬。于是这个广场就是献给这木塔的。

木塔是全木结构,有复杂的榫卯结构。正面释迦塔匾额上,有金,元,明历朝历代的题记和落款。



这木塔曾经过地震,雷劈和炮火,始终屹立,但终究抗不过岁月。目前这塔已经发生倾斜,修缮方案在90年代就已立项,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完美的修缮方式。外加加固装置会极大影响观瞻,落架重修又担心这些千年木构拆了就再也装不回去。那目前的保护方案就只能是禁止游客攀登,只有众多的燕子在檐下筑巢。
游客只能进入底层,观赏底层最大的一尊泥塑佛像。又不准照相,只好绕佛像转一圈就出来。在工作人员那里买了一本应县木塔的画册,那么多看不到的木构细节和楼上各层的内景佛像,只能回家翻书去看了。


顺时针方向转到木塔后方,是一间小院,里面是佛宫寺的大雄宝殿,两侧分别是观音殿和地藏殿。规模很小,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佛宫寺原本建于后晋天福年间,比木塔还要早一百多年,规模很大,但是两次毁于火,现在的建筑是清同治五年重修的,规模小多了,只是一间小庙,有些配不上这么恢弘的木塔。



站在佛宫寺大雄宝殿的后面,隔着栏杆能望见寺外新修了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中央有规模宏伟的宫殿式建筑。长焦拉近了看,匾额上写着是应县陶瓷艺术宫。看起来还没有完工,也没有对外开放。




接着绕回木塔的正面。塔下有一处陨石被玻璃罩着,里面塞满了钱币。据说辽代寻址建塔时,有这块陨石从天而降,落在此处,于是在这里修建了木塔。


木塔只能观赏外观,所以也用不了太长时间就可以结束参观。


景区门前被修成了商业步行街。对面有二女凉粉。貌似很有名,因为这条街上借这个名号的仿冒店子一家挨一家。在这里吃了两碗凉粉,后来在山西又吃过几次凉粉,应该说这二女凉粉是此行中最好吃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