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雀儿山(9)大本营训练

标签:
甘孜新路海雀儿山大本营登山 |
分类: 行走雪域 |

按照计划,今天将在大本营停留一天,做环境适应和基本登山技巧的训练。
大清早出了帐篷,看见天空还是布满了薄云。昨晚下的雪已经把周围的平地和山峰都染成了白色。包括在新路海对面的山,今天一早也都变成了雪山。







在大本营同时有两个组。吃过早饭之后,我们就去欢送行程比我们早一天的第七组出发去登山。杨初给组员每个人都献了哈达,祝福平安,然后集体合影,拍视频。我们目送他们出发开始登山的行程。
实际上,第七组是很不顺利的一组。当我们在C2营地的那一晚,我听着外面大风卷着大雪敲打帐篷的声音,对当时正在冲顶的第七组充满了同情。结果因为恶劣天气,第七组全组止步在顶峰之下的大雪坡。理论上也可以领取登顶证书,但毕竟没有站在最高点,估计心里也会非常遗憾。


登山组员出发之后,附近村庄的藏民来分配他们的行李。从大本营到C1营地这一段,是和村民们达成了协议,强制要求每人600元,把行李交给藏民们往返运送。
这是很欢乐的场面,大家抽签来分配自己的任务,整个过程热热闹闹。领头的小个子性格活泼,爱说爱笑。背工们有男有女,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很吸引眼球,他穿高领毛衣,外面是皮风衣,有型有款,看上去像个模特,一点也不像个背工。看这些背工们穿着普通服装和鞋子,在山路上如履平地,还是很佩服的。






送走了他们,我们没什么事,就在营地闲转,没事在休息帐里坐在躺椅上聊天。十点杨初召集大家开会,主要介绍各种登山工具的特点和用法,还有各种注意事项和小tips。例如不能穿着冰爪靠近帐篷,否则很容易把帐篷划出口子,整个帐篷就要报废;还有晚上高山靴留在帐篷门口,必须用鞋套盖严实,否则晚上进了雪,第二天鞋子没法穿;还有冰镐要插在帐篷门口,把脱下的冰爪挂在上面,不能乱扔,否则一夜大雪,第二天一早就什么都找不到;还有在营地附近不能乱走,只能踩别人的脚印,否则不知道哪里有暗冰缝,掉下去都没人知道;诸如此类,获益良多。


中午吃饭前,看外面山上的雪已经开始融化,逐渐露出山脚的绿色来。

大本营院子里的签名墙,没事的时候大家都在上面留名字。
在大本营杨初是总指挥,二号人物是大表哥,是这里的后勤总管。不知道他的名字,所有人都叫他大表哥。有空的时候,他给每个人的蒙面头巾剪出鼻孔和嘴的洞洞。头巾都是蒙面戴的,一是防冻,更主要的是防晒。如果不剪洞,呼吸的热气会从上面的缝隙出来,导致登山镜上起雾,非常影响视线。


吃过午饭,终于领到了登山的装备:头盔,冰镐和全套的安全带,包括上升器和八字环。为了防止冰镐搞混,上面都刻了名字。根据身高,冰镐的长度也不同。我总觉得我的冰镐有点短。
也领到了300元租的高山靴。高山靴与徒步鞋的主要区别是高山靴的鞋底很硬,不会变形,能够更好的固定冰爪和踢冰。鞋号的原则是比正常尺寸大两码。结果我领到了一双45码的迪卡侬高山靴,脚在里面有点晃。不过冲顶的时候要穿两层最厚的登山袜,不大一些也穿不进去。而冰爪要到C1营地才能领到。

下午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营地外面做基本登山技巧的训练。这是杨初在演示如何在滑坠时用冰镐制动。
其它内容主要就是如何使用安全带,如何挂锁和通过锚点,如何使用上升器,如何使用八字环和抓结下降,如何结组行走,等等。铁丐已经是户外老手,一直在忙着给大家照相。




傍晚的时候,看周围山上的雪已经化得大半,只有山顶还有积雪。晚餐不是火锅了,可以换个口味,吃点炒菜。晚餐后早早睡下,准备明天开始正式的登山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