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安(11)登华山-1

标签:
西安华山自古华山一条路玉泉院陈抟老祖 |
分类: 行走中国 |
西岳华山,素以险峻著称,十年前曾经登过一次。那次是半夜十二点开始登山,原打算登上东峰看日出,结果拼了老命,日出时也只走到金锁关。好在金锁关也能看到很好的日出。一路在黑暗中经过了一系列的险关,看不到有多险,也看不到有多远,只管低头一直四肢并用地攀登。天亮以后,又在东峰,南峰,西峰,中峰,走了一大圈,又要返回北峰才能坐缆车下山。这一次带孩子重登华山,决定还是选择在白天登山,可以弥补在黑暗中没有见到千尺幢百尺峡等惊险奇观的遗憾。
华山太过险峻,金庸之所以写在华山论剑,而不是其它名山,也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有武功甚好的人才能抵达华山之巅啊。华山的大多数石阶,都是明清以后才逐渐凿成,很多扶手栏杆也是民国以后才装上的。直到解放以后,为了发展旅游,对各种栏杆加高加固,华山才变得不那么高不可攀。
俗话说,自古华山一条路。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智取华山,才开辟了另一条登上北峰的通道。现在为了避免游人多时拥挤发生危险,山上也开通了一些复道,用以区隔上山和下山的人流。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登山游客来说,仍然都会把自古华山一条路作为首选登山途径。
所谓的自古华山一条路,起点就在玉泉院。玉泉院是华山的门户。华山本身是一座道教名山,也是全真派的圣地之一。与华山联系最为密切的是比全真派更早的道教祖师陈抟老祖。陈抟生活在唐末到北宋初年,118岁在此仙逝。宋太祖赵匡胤曾赐号为希夷先生。玉泉院原本叫做希夷祠,就是专门供奉陈抟老祖的。
我们住在西岳国际酒店,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离玉泉院很近。早晨存好行李,出门走不太远,就是玉泉院门前的广场,广场上有陈抟老祖卧睡的雕像。
玉泉院是一座幽深的道观,前后几进大殿。院子里有浓密的树荫,也散布着很多民国时期的石刻。
在大殿一侧,见到了米芾所书“第一山”的石碑。这几个字上次见到时明明是在泰山,怎么在华山又见了一遍?看来都想号称第一山。
穿过玉泉院,从后门出来有山路一直向前。
华山的牌坊。
五龙桥。
过了五龙桥,这里才是华山景区的山门和入口,需要在这里购票入山。
初始的山路,相对平整和缓。所有险地都在前方。
天气炎热,山里湿气又大,有桑拿天的感觉,看山里雾蒙蒙的。一路都有这样的小商店,用山泉水冲刷的黄瓜和饮料,可以补充能量。
这道写有“第一关”的大门,是五里关。
不远处有桃林道院。
华山一路题刻不多,估计跟山势险要,文人墨客爬不上来有关系。
石门。
莎萝坪,这里树木浓密,到处阴凉,走到这里时衣服都快湿透了,坐下休息了一会。看见有户外俱乐部组织孩子在这里活动。
继续攀登,前方有景点,名为毛女洞。据说是秦始皇的宫女,为逃避殉葬在此避难,饮山泉吃松果,后人视为得道成仙。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庙加以供奉。
一路都是不断攀登的石阶。
前方有一座平台跨越山涧,此地名为响水石,估计是因为有山涧瀑布而得名。在平台上可以俯瞰来时的山谷,近处的建筑即为毛女洞。
继续向上攀登,前方为云门和飞来石。
经过了似乎已经荒废了的通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