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加坡(3) 艺术科学博物馆-1

标签:
新加坡滨海湾艺术科学博物馆未来世界数据大爆炸 |
分类: 行走东南亚 |
在金沙酒店前方,有一座造型奇特,手掌一般的白色建筑,这里就是艺术科学博物馆(Art Science Museum)。
去年一心想去参观亚洲文明博物馆,然后转到金沙酒店这边,才注意到这座有着古怪名称和独特造型的新建筑也是一座博物馆。它的名字就很费解,艺术和科学是怎么搞到一起去的,让我充满了好奇。去年没有时间来参观,这一次我把它列入了必到之地,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
排队买票时,注意到大厅里海报上列出的三项展览:未来世界(Future World),宝石的艺术与科学(The Art and Science of Gems),数据大爆炸(Big Bang Data)。这三项展览下面都标明了展览日期,因此我想应该都是临时性展览吧,这里似乎没有常设展览。
这座建筑造型虽然奇特,但只是外部造型,真正可以用的空间其实只是建筑中心的树干部分。而且主要的展厅都在地下,与这个造型没什么关系。
三项展览都是各自独立的展厅。未来世界和数据大爆炸都在地下部分。我选择先进未来世界展厅去参观。
未来世界展区有非常独特的光线,内部充满了科幻感。入口附近是一个大房间,房间四壁用投影投射了极具魔幻色彩的图案,房间里响着非常空灵的音乐。可以在这房间中央欣赏四周的花开花落,极具意境。可惜游客有些多,否则就像做梦一般。照片的效果无法表达当时的感觉。


出了这个房间,下一个是个小厅。中间零散扔了很多靠垫,参观者可以懒散地坐在小厅中央,静静观看前方墙上慢慢流过的画面。小孩子也可以与画面产生互动。

接下来,是小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区域。这张台子上,只要移动上面的积木道具,上方的投影就会自动跟踪,在台面上画出不同的道路和建筑图案。所以只要摆放这些积木,就能在墙上建起一座小镇的画面

这是另外一款类似的游戏。
接下来是一面巨大的投影墙。画面上是一座城市,有各种交通工具和怪物飞过。很多小朋友和大人坐在一旁画画。这些画有一部分是印好框架的,只需要填色即可。画完后,把自己的作品插到一边的类似于扫描仪的机器,然后就可以等待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投影墙的画面上。如果你画的是一架飞机,就能看见它缓慢的飞过城市上空。


走廊里的地面可以随着通过者的脚步产生变化。

旁边一道光影瀑布。
接下来是另一面巨大的海洋世界投影墙。内容与刚才的城市差不多,只是这回绘画的内容变成了海洋生物。
小朋友在这里玩光影气球。

这一路投影的水面,也会随着小朋友的脚步产生互动效果。
前方是太空星光。无数的LED灯挂在那里,仿佛是森林一般。游客通过其中的甬道穿过,也可以在一边观看。LED灯产生或者规律性的,或者无规律的闪光,仿佛太空中的星光,也非常有魔幻色彩。这也是相机难以捕捉到的一种感觉。




从未来世界展区出来,接下来去参观数据大爆炸部分。
入口部分列出了人类数据的增长速度,以及新加坡和世界上的主要数据中心。
这一排陈列了不同年代人类储存数据的介质。从五十年代的打孔卡片,到磁带,软盘,硬盘,光盘,存储芯片,最后的存储介质是DNA。

这幅作品,是1999年一位艺术家试图用图像方式来记录世界上所有web site的地址变化。但是也只能记录到1999年,因为之后的网络变化已经是这种方式难以表达的。
另外几幅艺术家的作品,试图表达数据的复杂和庞大。但实际上现在看起来,这里的数据已经实在是太小了。

一组地球仪,分别表达了地球的不同数据视图。

一面巨大的显示屏,显示了地球上每时每刻不断在产生的数据。
一间过道两侧,堆满了打印出来的照片,就像小山一样。参观者就踩着这些照片走过,也可以随意在照片堆里坐卧。人就是这样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

墙上的一组照片,就陈列在斯诺登的照片一侧,表达了艺术家们对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这是针对不同的人脸识别算法而专门设计出来的面具,带着这些面具走过,计算机将无法捕捉人脸的特征数据,从而无法识别个人,可以达到保护隐私的效果。
在离开数据大爆炸展区的时候,出口处游客可以随意留言,然后把留言签挂在墙上。这些留言也将成为新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