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珠峰之南(20)D5 Lobuche

标签:
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ebc徒步lobuche |
分类: 行走南亚 |
吃过午饭,开始爬通向Thokla山口的那个大坡。这个坡在平地本不算个事,但在这样的海拔高度,走几步就喘,算是一道难关。

印度女孩带了这样一顶雨伞样的遮阳帽,显得相当夸张。
以山脚的客栈为标志,看看自己爬了多高。


爬了一个小时,前方出现了一道经幡组成的大门,意味着,这就是山口了。

这个大坡,有人称为“亡命坡”,我猜可能是因为它的难度。不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山口上的灵塔群。
上到山口,在这里休息了好一会。山口的平台上,散布着很多石头堆砌的灵塔,或者叫做慰灵碑,用来纪念在珠峰上去世的登山者。
灵塔很多,只在大门和道路附近的几座灵塔那里转了一转。
大门一侧,Scott Fischer的灵塔非常显眼。他就是《Into Thin Air》的主角之一。
有的灵塔上,神龛里面摆放着家人留下的全家福合影,还有其它纪念品,看着照片上鲜活的面容,真的很令人感慨。
这座灵塔是纪念一位德克萨斯州的美国人,上面有大卫星标记,应该是犹太人。
远处山坡上还有一长排。
这座灵塔上只有韩文,应该是韩国人立的。
这座灵塔,看了铭文,才知道主人的了不起。
主人叫做Late Babu Chiri Sherpa,是一位夏尔巴人,1965年出生。他曾创造的纪录包括:十次登顶珠穆朗玛峰,1995年曾经在两周之内连续两次登顶珠峰,1999年曾经无氧在珠峰峰顶停留21小时,2000年创造了珠峰的最快登顶记录-16小时56分。
2001年他在第十一次攀登珠峰的时候坠入冰缝而不幸丧生。登山和户外毕竟是一项有危险的运动。这样有经验的人也难免失手啊。
Mingma保持了做喇嘛的习惯。我们在山口休息的时候,他就去整理经幡。把落在地上的,缠在一起的经幡重新挂起来。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风吹动这些经幡,就相当于念诵上面的经文,是一桩功德。


走到这里,戴的还是遮阳的登山帽,但是山风已经变得很冷,吹得后脑勺嗖嗖发凉,勉强用头巾罩上了后脑勺,样子看起来很狼狈。本来高反就容易头疼,冷风吹过,头部血管痉挛,更容易诱发高反。我决定今晚赶紧把保暖的毛线帽子和手套都找出来。
休息了一会,离开山口继续前行。
路边这块大石头,上面镶了一个十字架。下面居然用金色的俄文写着“Погибшим альпинистам”-“献给逝去的登山者们”。
远处,隔着山谷,对面山坡上有一条小路。两天后,我就将走在对面这条小路上。
路边这座灵塔是献给丸山芳雄,一看就是日本人的。
走远了,再回望这一片灵塔群。

前方,已经是另一组群山在面前展开。
从左往右,依次是Pumori(7165m), Lingtren(6713m), Khumbutse(6639m)。这三座山,都是尼泊尔与中国的界山,山的那边,就是西藏了。
右手边的,则是努子峰(Nuptse, 7864m)。之前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努子峰像屏风一样挡在珠穆朗玛峰的前面,现在我们就要绕过它了。


前方这一群建筑,就是Lobuche了。这里是珠峰大本营之前的一个重要补给站。
这么大地方,建筑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挤成这么小的街巷。右边这座客栈看起来很厚实很新,估计是新建起来的,但是挡住了左手边的客栈。
原以为Mingma会带我住进前方的Sherpa Lodge,但是最终却进了左手边这家Hotel Peak XV。

时间还早,阳光也还好。旅馆里wifi不好用,只好出来闲转。问了附近其他几家客栈,wifi都不好用,看起来还是这里的基站出了问题,整个村子的网络都没有了。
从Lobuche在山坳里角度,看不到太多雪山,只有努子峰横在眼前,最为瞩目。
《Into Thin Air》里面对于Lobuche有一段描述,说这里卫生条件很不好,到处是随意的便溺。他们有人在这里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晚上上吐下泻,都盼望着早日离开这里前往大本营。
现在看起来,情况似乎改善了很多。旁边有专用的蓄水池,里面的水看起来很清澈。
不远处有一家Eco Lodge,看起来似乎条件好很多。据说那是韩国人开的一家连锁旅馆。
没事在餐厅里闲坐。第一次见到了这位背对着我的小伙子。他长着一副中国人面孔,却只说英语,而且没有任何口音,我猜可能是国外的华裔。他请的向导是从加德满都跟过来的,话很多。和他的向导聊,才知道这小伙子原来是移民到澳大利亚的马来西亚华裔。这让我想起来在飞机上遇到的那位移民阿拉斯加的印尼华裔,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弯弯绕绕隔了这么多,感觉有些疏远了。后来一路上又遇到他们很多次,最终一直到Lukla的候机室。
墙上挂着的T恤衫,来自于深圳的某户外俱乐部。
一面台湾旗,右下角被人标上了“中国台湾省”。我估计是后来这里的大陆驴友干的,不过我觉得没这个必要。
另外一面墙上另贴了一幅中国国旗,上面写满了中国驴友的留言。有几个签名是几天前刚刚留下的。
晚上无聊,餐厅里的登山客和向导打起了牌。走到这里,客栈数量已经不多,所以每一家客栈里都显得更加热闹。
晚上想看看日落,但是云又起来了。虽然还能勉强看到努子峰,但是日落时的金山基本是没什么指望了。
这个客栈的水也是灌在大桶里的,我总觉得不干净,最终还要依靠湿巾。卫生间居然都是坐便,但是又不太干净,让人觉得很难受。自己带的一次性坐便圈终于发挥了点作用。